《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你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卢展鹏有些心虚地转头看了一眼正在甲板上烤鱼的老婆,对余锋道:“我可以拿别的东西入股啊!”
余锋道:“什么东西?”
卢展鹏道:“当然是运输业务。你别忘了,台湾那边炼油之后的产品,都得通过海运送回来,这业务是常年都有,而且今后运输量会越来越大。”
余锋道:“我不是不信你,但这差事不是在海运部手上吗?”
“海运部船少,而且苗栗没有大港,所以多是从台湾岛其他港口启程,最后绕到苗栗装上一些货物就返程,运输的数量和时效性都没有保障。要是你以后能安排一两条船专门跑这个任务,我就可以打报告申请,把当地的运输业务全部外包给你。”卢展鹏立刻给他说明了其中原由。
但余锋还是有些不确信:“这差事虽然是运油,但应该没什么油水吧?不然早就该有民间船行参与竞争了。”
卢展鹏提醒他道:“石化产品都是工业部统一管控的物资,而且有一定的运输风险,哪能随便让民间船行承运?到时候你把船按照特殊物品的运输要求做一些改造,然后专门培训一批掌握石化产品装卸运输技能的船员,这差事还不铁定归你?”
海运物流本就不是余锋的专业,他也拿不准卢展鹏说的这些情况是否具有可行性,当下便将梁丽平叫了过来,向她大致说明了情况,让她跟卢展鹏沟通这些具体的问题。
梁丽平听完之后便向卢展鹏提了几个问题,一是苗栗当地是否能提供足够的货运量来支撑这条专属航线的长期运营,二是运费标准如何制定,三是卢展鹏打算如何将这项业务作价入股。
梁丽平的计划虽然是打算开夫妻店,但如果能在前期就敲定一些比较理想的货运资源,她倒也不介意在船务公司的股份构成方面做出一些妥协。何况卢展鹏也不是外人,两家在穿越后这十来年里一直都保持着密切的往来,说是亲如家人也不为过。
当然了,合作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可行性之上,所以梁丽平要向卢展鹏提出问题,以确认对方不是在拿这事开玩笑。同时她也得根据卢展鹏的回应作出判断,开辟这样一条专门的货运航线是否真有盈利的空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