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991章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龚兄,我有一个问题,希望你能坦率回答我。”

        在得到龚十七肯定的眼神回应之后,姬元青才开口问道:“龚兄对这次行动成事的把握有多少?”

        龚十七沉声应道:“有几分把握,我如今无法预测,但有一件事我很清楚,如果我们不敢大胆尝试,那就连半分成事的可能都没有!”

        龚十七这话体现出来的决心让姬元青再次感受到了他的坚定态度,心中暗道此人能在安全部的众多好手中排名榜首,的确不仅仅只是其个人能力出众,这稳定的心态就绝非普通人所能及。

        船队自南向北穿过杭州湾之后,便已驶出浙江海域,进入到江苏松江府海域,不过守卫此地的金山卫跟舟山当局和宁波府官方的关系都还不错,所以倒也不用担心会在这里出什么状况。

        松江府以北便是长江口了,南岸从下游上溯分别是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富、镇江府和应天府,而北岸与这几个州府隔江相对的,便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扬州府了。

        按照明太祖设置的行政区划,扬州府地处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下辖三州七县,此地河流湖泊众多,又是平原地形,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都非常大。当然农业所创造的财富相比这里的盐业,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但江淮地区的盐商,却并没有多少是本地人,而是多来自于内地的陕西、山西、皖南徽州等地。明朝中前期是以陕西山西的商人为盐商主力,而中叶之后,徽商开始大举进入江淮特别是扬州地区,介入到盐业经营当中。在此期间山陕两地籍贯的盐商与后来者徽商因为利益上的冲突,而逐渐形成了对抗的局面。

        “山陕盐商来得早,根基深,而徽商却更善于跟官府打交道,所以徽商在扬州站稳脚跟之后,一直都在挤占原本属于山陕商人的传统市场。”

        关于扬州盐商的情况,姬元青掌握的信息显然要比龚十七多得多,所以这一路上他都还在设法给龚十七恶补相关的情报。

        “大明朝廷每逢重大军需、庆典、赈务、工程之时,扬州盐商都是捐输主力,特别是最近这些年北方战事吃紧,中原又一直有农民军生乱,导致兵部军费缺口巨大,扬州盐商捐钱捐粮,倒是做了不少贡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