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八章 淮南将乱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李恪点了点头道:“是否此事我也不知,然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此事万不可大意。”

        李恪贸然插手治水之事,固然是在他职责之外,有些不妥,但李恪也别无选择。

        治水之事,看似与李恪无关,但实际上,这淮南众人,谁都能避地开,唯独李恪避不开,或者说是李恪的野心不允许他避开。

        这淮南不是旁人的淮南,而是他李家的淮南,这百姓也不是旁人的百姓,是他李家的百姓,旁人退得,他如何退得。

        他若是退了,若是对此事置之不理,对百姓的死活置之不理,传入李世民的耳中,李世民又该如何看他?

        李恪自请为质,在北地受四载苦寒方有今日之声望,他岂敢怠慢。

        积望如垒石,堆之不易,但若想毁了,只需轻轻一推便会如山倾倒。

        李恪可以是一掷千金的风流年少,可以是流连青楼的登徒浪子,甚至可以是卖尽府中田产的败业皇子,但他唯独不能是置百姓死活于不顾的无为亲王,若是如此,李恪便算是与皇位彻底无缘了。

        李恪之言一出,王玄策便明白了李恪的意思,王玄策道:“殿下是担心陛下那边的看法?”

        “不错。”李恪点了点头,回道。

        大唐未来的帝位归属,在极大的程度上取决了李世民的态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