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也不知道老皇帝看了杨镐奏疏会不会痛风病发作,提前一年驾崩。杨镐知道万历的脾气,打仗时候和他谈条件,是最安全的,尤其是在你打胜仗的前提下,这是杨镐在万历援朝时便学到的经验。
杨镐让女婿放开胆子招兵,有了兵,才能在辽东扎根。管他什么守备游击,管他什么兵额,只要不超过两千就好,不要干的太过火。
杨镐特意叮嘱,超过守备兵额的部分,一口咬定说是给马林补充人马,实在不行就说是义民杀奴心切,几千人都是自备粮草,自愿归附,民心可用,只要皇帝不管这事儿,也不怕那些言官弹劾。
从三百战兵的兵额一下子膨胀到两千,刘招孙对岳父大人的这番操作佩服的五体投地。
不过为了报效经略大人的栽培之恩,刘招孙决定直接招满五千。
刘招孙知道,努尔哈赤很快就要来打开原,辽阳沈阳也将不保。
到时辽东烽火遍地,只要银子给到位,应该没有几个文官监军会闲的蛋疼,身涉险地,不畏兵戈,跑到辽东查验他的兵额。
当然,熊大人和袁嘟嘟除外。
想明白这些,刘招孙便开始专心练兵。
这个时代的练兵主要是训练军纪和戚继光的《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这些都是现成的教材,完全可以拿来照抄,基本不需做太多改动。
戚帅练兵最看重的便是兵源和军队纪律。
守备大人麾下这支与镶蓝旗鏖战的南兵,其中兵油子就不少,更不要说其他人马。上次在浑江,遇到镶蓝旗真夷战兵攻击,最先溃逃的就是这些兵油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