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扬州春秋称“邗越”、秦汉为“广陵”,唐武德八年(625年),始有扬州之名,自此再无变动。也正是自隋时运河开凿,再到唐兴,扬州一跃而成天下名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夜市千灯,高楼红袖,画堂筵启,笙歌彻晓。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文人墨客,争相歌咏。商贾巨富,流连忘返。
入得城来,萧平安却不觉如何。扬州城内街道狭小,略显局促,与临安、燕京都不能相比。只是城中随处可见碧水,到处皆是桥梁。百姓桥上往来,桥下小船穿梭,也不见战局危殆的紧张气氛。
五代后梁僧人范海印和尚瞻礼各地佛寺和名山胜迹,所撰《诸山圣迹志》,中说扬州“都城周围六十余里,四面十八门。南北一连,十字江水穿过。东西十桥,南北六桥。凡一桥上,并是市井。林园地宅连翼甍,战桡楼船窥翳渚”。城、水、桥、市井相融,处处别具一格。
两人自南门入城,先过城前万岁桥。入城仍是一水直贯南北,自北向南,九桥横跨东西,依次乃是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园桥。
沿河慢行,两岸沿街皆是酒楼作坊,各色店铺。酒旗招幌,琳琅满目,但开门的却不见几家。眼下战乱已久,又加前岁饥荒,沿淮河两岸,已有哀鸿遍野之像。这扬州城虽是富庶,如今也是只余萧条。
朝东海知萧平安身上必有大变故,见他一路沉默无语,不明究竟,也不好出言相慰。心道,还是等安顿下来,慢慢旁敲侧击。
萧平安也不问朝东海来此何事,只是跟着低头闷行。
行出数里,在广济桥前折道向东,不多时进了条巷子,来到一处大宅之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