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一章 贞观臣将——阴弘智、陆德明等 (2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杜荷,唐初名臣杜如晦之子,娶唐太宗第十六女城阳公主,为驸马都尉,官至尚乘奉御,封襄阳郡公。与李元昌、赵节、李安俨建议太子李承乾兵变,杜荷对太子说:天文有变,当速发以应之,殿下但称暴疾危笃,主上必亲临视,因是可以得志。纥干承基告发太子谋反,杜荷、侯君集、李安俨等人因谋反罪被斩首,公主改嫁薛瓘。

        杜构,京兆杜陵人,唐朝时期大臣,贤相杜如晦长子,起家尚舍奉御,袭封莱国公。前往山东海域剿匪时,支持渔民钓针梁鱼致富,官至慈州刺史。杜如晦病重,唐太宗亲往探视,升杜构为尚舍奉御,其弟杜荷为尚乘奉御。其弟驸马杜荷建议废太子李承乾兵变,失败被杀,受到杜荷的谋反牵连,罢官夺爵,流放岭南,死于边野。

        陆士季,苏州吴县人,在隋朝做官任越王杨侗记室兼侍读。杨侗继位后,升任著作郎,贞观初年,官至太学博士兼弘文馆学士。

        薛元敬,字子诚,一说本名庄,字元敬,蒲州汾阴人,薛收的侄子,唐太宗十八学士之一。长於文学,与薛收及薛收族兄薛德音齐名,世称河东三凤,其中薛收为长雏、薛德音为鹜鷟,薛元敬为鵷雏。秦王李世民召为天策府参军兼值记室,杜如晦称之为“小记室”,。李世民为皇太子,任太子舍人,掌军府书檄和朝廷诰令,深得唐太宗之赏识。

        刘树义,刘文静之子,唐太宗追复刘文静官爵,以子刘树义袭封鲁国公,许尚公主。后与其兄树艺怨其父被戮,又谋反,伏诛。

        李安远,夏州朔方人,唐朝初年将领。父亲叫李彻,隋朝上柱国、云州刺史,继承封爵城阳公,初授任右翊卫统军、正平县公。后随军打败了屈突通,升任上柱国、右武卫大将军。多次跟随秦王李世民出征讨伐,多次晋封后为广德郡公,历任潞州都督、怀州刺史,都因干练得力显名。

        李道明,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大臣,河南王李贽之子。初封武都郡公,袭封淮阳王,迁左骁卫将军,送弘化公主出降,坐罪削爵,出任郓州刺史,卒于任上。

        李道兴,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弟,东平王李韶次子。武德初,册封广宁郡王;贞观初年,以宗室属疏,降封县公,出任交州都督。南方瘴厉,恐不得寿,内心颇忽忧怅,卒於官舍。

        长孙安业,字安业,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名将长孙晟第三子,长孙皇后异母兄。嗜酒如命,不务正业,唐朝建立后,授右监门率,迁右监门将军。跟随义安王李孝常谋反,免死流配巂州,不知所终。

        盖文达,字艺成,冀州信都人,唐代大儒,“贞观十八学士”之一。师从刘焯,博涉群书,尤明《春秋三传》。贞观初,召为文学馆直学士,历任谏议大夫、崇贤馆学士,与族弟盖文懿皆名儒,人称“二盖”。

        盖文懿,唐代衡水县人,与盖文达同宗。搏通诗书,任国子助教。高祖李渊在秘书省设学馆,以教授王公子弟,命其为博士,在秘书省讲授《毛诗》,深得公卿赞许。贞观年间,以国子博士卒。

        颜相时,字睿,琅琊临沂,儒家学者,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名臣颜师古之弟,大儒颜之推之孙,颜思鲁之子。历任谏议大夫,官至礼部侍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