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刚派人上船看过了,就两个人,一个正主一个仆役。”于铁柱沉声应道:“另外检查过随身物品,没有发现武器之类的东西。”
“他们应该不会傻到派人来行刺,那样对谈判于事无补。”邱元隐隐也能猜到几分南越使者此行的意图,如果南越在这个时候还敢用什么非常手段,那就等着直接被灭国吧。
很快邱元便见到了南越派来的这位特使,标志‘性’的南亚人种肤‘色’,个头不高,看面相应该有三十多岁,眼神中透着几分机灵。
“在下安南国特使阮经贵,特来此拜会海汉执委会。”阮经贵的汉语说得还算凑合,至少还不需要让邱元临时去找一个翻译。
“我是邱元,三亚港管委会负责人,欢迎你的到来。”尽管对方是来自敌对势力的使者,邱元还是比较客气地做足了场面工夫。
邱元听不明白“管委会负责人”到底是什么品级的官位,但看着他身后那一排荷枪实弹的海汉民兵,多少也能猜得到面前这位在本地的身份地位不会太低,当下也赶紧应和了几句。
邱元在穿越前就是在事业单位做事,对于体制内的一些规矩还是比较了解的,因此他并没有擅自与对方探讨政治方面的话题,而是将他带到码头旅馆,开了一间上房让他先安置下来。至于对方所提出的“拜会海汉执委会”,邱元只是淡淡地让他在这里等候通知。
阮经贵的房间在旅馆二楼,从这里推开窗子望出去,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下游码头上的繁忙景象reads;。码头上高大的木制吊架在劳工的‘操’作下不断地装卸着货物,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滑轮系统,货物的转运效率比起传统的纯手工式搬运要提升了许多,重达千斤的货物,只需一两个人就可以轻松地将其搬动位置。
而负担次级运输任务的,则是大量的四轮平板车,这些载货平板车有人力的,也有用牛作为牵引动力的,拉着货物在码头上穿梭来回。阮经贵自己就是做进出口贸易的,看到这样的场景很自然地就开始默默计算起货物的吞吐能力。
但没过多久,阮经贵就放弃了这种计算,因为码头上的货物转运效率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他的认知,这地方一个时辰所装卸的货物,放在会安港或许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作为一个内行人,阮经贵很清楚货物转运的效率可以直接影响到利润,而海汉人在这个方面的表现显然不是南越的海贸港口可以相提并论的水平。
这样的发现让阮经贵觉得有些沮丧,因为这就意味着如果海汉人要在南越设立港口,他们可能根本就不会需要南越官方的帮助——这种助力极有可能反倒会拖了他们的后‘腿’。而如果仅仅只能向海汉人提供地皮,那这种已经唾手可得的东西,对他们又能有多大的‘诱’‘惑’力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