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交接完金州的事情,陈一鑫一家人才终于从金州出发南下,同行的除了他的警卫排和仆从之外,还有秘书曾晓文和专门调回山东接手民政事务的刘尚。
“要认真说起来,我倒是有一段时间没回这边了。”看着前方已经出现在海平面上的芝罘岛,陈一鑫不无感慨说道。
虽然福山县离金州不算太远,但陈一鑫平时公务繁忙,很难抽出大段的空余时间专门回这边探亲,一般有事也都是交给了马家代为处理。距离他上次回到这里,至少已经有一年以上了。
今时今日的芝罘港已经不止军港职能了,在芝罘岛以南的海岸上又新建了大段的码头,提供给南来北往的商船装卸货物。虽然经营规模还远不及定海港、胜利港这类的大型贸易港口,但如果将范围限定在山东半岛,那芝罘港的货物吞吐量已经是这个时期数一数二的存在了。
陈一鑫从金州出发前便用电报通知了这边,所以当他们乘坐的船到港时,码头上除了本地的军政官员之外,马家的人也已经到了。
马东强带着家人早早便来到芝罘港这边候着,虽说老丈人跑这么远来接女婿好像显得有点太过巴结,但陈一鑫身份特殊,普通人都未必能有来港口迎接他的资格,马家上下来接姑爷好像也就没什么不对了。
当然明眼人都很清楚,马家在短短几年里从普通乡绅发展成了登州府首屈一指的富户,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招到了陈一鑫这个女婿。陈一鑫不但手握兵权,而且能为马家提供许多特别的资源,稍加利用就能将其转换成财富。
比如现在马家庄市场上出售的各种海汉商品,绝大部分都是由马家在经营。还有芝罘港的民用码头和仓储设施,大部分也是由马家出资兴建,再租给各家船行和外来客商使用。仅这两样买卖能带给马家的收益,就比整个登州府每年征收的税赋还多了。
而有了陈一鑫这个强力后盾,福山县境内自然也不会有任何人敢找马家的麻烦。去年马家组织的团练已经全部并入了本地的金盾护运分号,开始接受海汉提供的准军事训练。再过得一两年时间,就算是登州驻军拉出来,也未必是他们的对手了。
马家上下百余口人的荣华富贵,如今都要靠着陈一鑫这个姑爷来实现,而陈一鑫调去辽东之后又很少再回来,好不容易逮着一次机会,马家自然是要好好表现一下家族对陈一鑫夫妇的重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