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七章 权衡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武惟良如此,但武媚娘听了马周的话,脸色却一下子难看了起来。

        马周郑重其事地这么做,不止是就科举之事了,同时也在向天下人传达一个消息,那就是李恪并不愿武家人干涉朝政,从此以后朝臣对于武家人和武媚娘只会敬而远之。

        马周手段老辣,这一招可是打中了要害,几乎断了武媚娘通过武家人再干涉朝政的路,可偏偏武媚娘又没有半点法子。

        李恪对武媚娘问道:“宾王所言确是个好法子,皇后以为宾王的建议如何?”

        事已至此,武媚娘也不好再做坚持,也只得应下道:“臣妾以为如此也好。”

        “好,宾王,那便按你的意思办,此事你亲自跟着。”李恪对马周吩咐道。

        “诺,臣这就去办。”马周闻言,当即应了下来,告退出宫,前去处置此事了。

        马周已退,此间事了,李恪也命武惟良出宫,等着朝廷的处置了。

        待两人走后,武媚娘也道:“武惟良之事臣妾难辞其咎,自当好生反省,若是陛下别无交代,臣妾也就退下回宫了。”

        李恪看着神情颇有些失落的武媚娘,心里竟也有一丝突然浮上心头的伤感和感叹,自打李恪登基后,他和武媚娘的关系便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疏远了,已然不是当初在东宫时那种无话不可说的状态。

        会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李恪是知道的,无非就是夫妻关系和权力争夺间的平衡被打破了罢了。

        李恪已然登基,出于对历史惯性的担忧和朝堂规矩的执行,李恪不愿甚至是担忧武媚娘过度地接触朝政。但武媚娘又不是甘于沉寂的人,出于自身对于权力的追逐和她们母子以后地位的稳固,武媚娘本能地想要接触权力,接触朝堂,这自然就让李恪在心里敲起了警钟。

        其实皇后干涉朝政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贤德如长孙皇后,多多少少地也会干涉朝政,也有许多亲眷在朝为官,而且还有不少是朝中大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