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章 发于朝议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李世民发问,到李恪回话,前后不过短暂的一瞬,李恪已经几做权衡,最后还是道“儿臣正欲入宫求见父皇,不想父皇便传召了。”

        李世民看着李恪的反应,问道“如此说来你是承认了?”

        李恪站在案前? 低着头道“此事确系儿臣所为? 儿臣愿作愿当,绝不否认。”

        李恪并未否认李世民的指认? 反倒一口应了下来? 还说自己正欲入宫觐见李世民,禀奏此事? 如此一来不止更多了几分担当,更说明自己没有隐瞒李世民的意思。

        李世民听着李恪的话? 脸上原本有些紧张的神色明显轻松了许多? 其实李恪虽然了解李世民的脾性,但他毕竟不是李世民,他不了解李世民所担心的是什么,他也不知李世民马上得国? 千古一帝的骄傲和自信。

        李世民对自己和李恪都有绝对的信心? 他从不担心李恪掌权而威胁到自己,否则李世民也不会在前几年有人质疑李恪储君名份的时候,竟下旨着京中三品及以上大员家中嫡长子务必出仕东宫,为李恪撑腰了。

        李世民担心的从来都不是李恪勾结长孙无忌,李世民对长孙无忌太熟悉了? 要说长孙无忌会勾结李恪,和李世民作对? 李世民自己都是断然不信的,李世民担心的是李恪欺瞒于他? 这是李世民万万不愿看到的,不过好在李恪并没有这么做。

        李世民叹了口气? 带着七分疼爱? 三分惋惜道“恪儿? 你呀,你太重儿女私情了,如此岂是帝王所为。”

        李世民的回答倒是出乎了李恪的意料,李恪抬头看着李世民,问道“儿臣不知父皇之意?”

        李世民道“你费这般气力,欲推你母妃登后位,于你可有助益?”

        李恪已为太子,而且李恪的太子之位稳如泰山,无论杨妃为皇后与否,对李恪的太子之位都没有影响,也谈不上实质上的助益,这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李恪也不会不知道。李恪如此动静推杨妃为后,不是为了自己,那自然就是为了杨妃了。

        李恪回道“儿臣愿母妃为后,并非是为了自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