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74章 司马懿和诸葛亮 (3 / 6)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司马懿听诸葛亮等人讨论的热闹,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

        他虽然散漫,但依旧自认为是个儒士。

        司马氏本是将门,以百家来说,应该算是兵家。

        但汉代是儒家独大,尤其在东汉世家大族逐渐兴起,又采用察举取士,更使得儒家大兴。

        因为在察举制下,以仁孝礼让著称于乡里,才是入仕的正途。

        司马氏在屡次发展受挫下,改换门庭,投奔了儒门,如今已经三代。

        因为本不是儒门的缘故,司马氏一族在行为举止上处处要求符合儒家规范,比如司马防和八个儿子之间,就是“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的状态。

        也就司马懿性格散漫,稍微差一些,司马氏其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简直就是儒士模范生。

        这种皈依者狂热和重视表面的仁孝礼让的现象不仅仅在司马懿这一代,司马氏篡权后,因为弑君无法说忠,更是把孝放到了极高的位置。

        比如王祥、何曾、荀顗这三人,一个卧冰求鲤,一个离职守丧,一个因为母亲去世哭的失去理性,被称为三孝,这三人同日被拜为三公,位望之隆,仅次于晋王司马昭。

        可以说,晋朝的胜利不仅仅是司马氏的胜利,也是儒家的胜利,自此之后,只要你符合儒家的仁孝礼让标准,你可以曰食万钱,无下箸处;你可以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