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50章 民生问题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人是官吏和工匠,而钱就是粮食了。

        辽东算上官吏、士兵、移民和其他一些需要赈济的当地百姓,足足有五十万人之多。这些人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再是节省,所需要的粮食至少也得两百万石,这还是大多数人要吃个半饱的情况下。

        而高句丽人经营辽东是用得山城体系,好多地方农业并不发达。而且连续两年大战,辽东城附近早就土地荒芜,村寨荒废,哪有粮食。对于黄明祯来说,这其中的缺口至少在一百五十万石之上。至于天子给得那点粮食,二十多万移民一路上人吃马嚼的,也没剩多少了。

        无论是黄明远还是黄明祯都不是神,都没法凭空变出粮食。

        正当黄明祯一筹莫展,焦头烂额的时候,二兄黄明聪从林邑一路北上,带着数百万石粮食来到辽东。

        黄明聪经营林邑数年,这两年又破扶南国,威震南洋诸夷,将势力范围拓展到湄公河三角洲一带。这里地势低平,水网密布,农田密集,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生产,是整个亚洲水稻单产最高的地区。

        黄明聪占领这里,带来了北方的先进技术,然后抓捕当地土著为奴,开垦荒地,种植水稻,两年下来,整个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尽成了粮仓。

        有了人有了粮,邓议和房玄龄开始经营辽东。

        此时的辽东,当初汉家的地方制度和行政体系早就完全荒废。高句丽在辽东实行山城体系,以城和堡为管理单位,各地互不统属,又统一受命于平壤朝廷,向朝廷缴纳赋税。这些人虽然住在城中,但大部分城池内的统治跟原始的部落没什么区别。

        隋军攻破辽东之后,攻破了大量山城,其原始的统治体系也被打破。

        邓议和房玄龄乃按照历史和地里情况,将隋军现在控制的辽东分为襄平县(治原辽东城)、安市县(治原安市城)、营口县(辽河口新修的营口堡,今营口市)、汶县(治原建安城)、沓氏县(治原卑奢城)、本溪县(治原木底城)、抚顺县(治原盖牟城)、定辽县(原白岩城)、辽中县、旅顺县十县之地,县下根据汉民的定居情况,设置乡、里。

        辽东本有汉民十多万,再加上移民,整个辽东治下立刻便有了四十多万汉民,辽东的统治基础立刻便稳定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