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公子如玉 (1 / 6)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大燕洪武十七年,北境的战事历经三年终于告捷,万物复苏,社稷稳定,科举考试也在翰林院的再三上奏之下得到批准。荒废了整整四个春秋的学子们就像经历了一场冬眠一般,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像打了强心剂一样,恨不得将这四年来憋坏了的文思一GU脑全都流泻出来。

        也因此这一年的科举考试,参加人数是四年前的三倍还多,会试时期京城大大小小的客栈都挤得爆满,来晚的人只得到大街上搭个小棚子凑合过夜。毫不夸张的说,在学子们的熏陶下,那时就连街上卖豆腐的老妇都能随口来一段论语诗经,场面相当壮观。

        相应的,那年科举舞弊的案件几乎为零,实在是会考考官们看着那些文思才涌的试卷,即便将殿试的人数加倍都觉得可惜,根本没有空位留给毫无真才实学的人。翰林院的老爷子们焦头烂额地讨论了两个礼拜,方才姗姗订下最后的人选。

        卷宗都是装订起来审批然后送给当今皇上过目的,榜眼探花的位置着实令人纠结了很久,然而状元的那一份却是意外的全票通过。

        “此文只为天上有,惊才绝YAn也。”

        龙颜大悦,御笔亲提,发榜当日就破例提拔入朝任命为正四品的翰林院学士。

        洪武十七年春,全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宋国公府家的三公子宋玉一朝成名。

        “哎呦,你们听说了没有?”早朝结束后,g0ng墙下三三两两又开始议论纷纷。

        说话的人是个鬼头鬼脑的小太监,平日里在皇上身边当差,一脸自豪神气。看到众人期待的眼神,便很满意地清清嗓子道,“我听说今天早朝上,皇上突然问起宋大人怎么不在下面,翰林院承旨齐大人就说,宋大人虽然是学士官职,但自请从编修做起,故不上早朝。结果,你们猜皇上说了什么?”

        小太监眨了眨眼睛,一副很神秘的样子。

        “说了什么?哎呦小安子,你就别卖关子了,真坏!”有小g0ngnV忍不住了嗔道。小太监显然颇为吃这一套,当下就嘿嘿笑了两声,故意压低了些声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