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他颇为诧异,没想到在辽东也能听到昆曲,估计很贵吧。
望着桌子上的山珍海味,想到城内难民无家可归,开原战兵还在北门瓮城喝西北风,不由摇头低声叹息。
这些天,康应乾大把大把花银子,一点也不在意刘招孙是否心疼,他凑到袁应泰身前,低声问道:
“袁经略,这七星楼可是沈阳最有名的酒楼,今日做菜的厨子也是陕西人,不知还合大人口味不?”
出身陕地的袁应泰抿了口鸭舌羹,眉头微皱,像美食评论家那样,将筷子轻轻放下,评论道:
“淡了些,比起京师六芳斋,是差了些火候。”
刘招孙冷冷望着袁应泰。
袁应泰是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担任地方官颇有政绩,平心而论,此人是东林党中为数不多的干才。
袁应泰任临漳知县期间,筑长堤四十里,捍御漳水;调繁河内穿太行山,引沁水灌溉农田数万顷。
出任淮徐兵备参议期间,发生大饥荒,设立粥厂救济灾民。
因为动用额外税、马价银数万两赈济灾民,被言官弹劾“擅移官廪”,辞官而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