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然而,还是没人慧眼识珠。
这是他和兄长第三次进京会试,三九年年苦读,三次名落孙山。
宋家为给两位举人筹集川资路费,变卖了家里十二亩上田,已到山穷水尽地步,家中剩余的八十亩,皆为下田,想卖估计也没人买。
宋应星站在晨曦微光中,望着城隍殿内走动的信众,不由想起宋家的《家典》。
“族中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之膏火,培育得一两个好人作将来楷模····”
他从下便被认为是所谓气宇不凡者,这些年来,族中不惜钱财,资助他和兄长入私塾,读圣贤书,参与科考。
他闭上眼睛,想象着回到奉新老家,何以颜面见家中老小。
不过现在他也不需担心这些事情,因为,他和兄长回江西的川资,已经没有了。
他这几日下定决心卖字撰文,所以就到了城隍庙这里,看看这里有没有写字撰文的生意。
他朝徐达将军恭敬的焚香,磕头,转身刚走过山门,迎面走来个将官,身后还跟着好几个人。
宋应星知道北地武人蛮横,他连忙闪开,从那武将侧身过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