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有一件事,潘行明确实说对了。没有男人,我把生活过得更好了。我花了十七万,在县城买了一套小房子。我一点点地购置家具,把房子装修得温馨又漂亮,不知b潘行明那房子好看多少倍。然而,这间房子仍有一些东西不属于我。
那些情书,我还是会忍不住仔细翻阅,把它们读了一遍又一遍,甚至可以背诵下来。以至于我对他的Ai,总是Si灰复燃,没有例外。我痛苦,我也快乐。因为我拥有Ai,因为我失去Ai。
看着那上百封的信,我要怎么做才能相信,他是因为把我玩腻了,所以一声不吭地逃之夭夭?我又要怎么做才能相信,他说的每一句Ai我的话,做的每一件Ai我的事,都是他JiNg心伪装出来的?
我说,他只是一个无情无义的男人罢了。这个理由,我自己都觉得好笑。
我最终都没有舍得丢掉他给我的东西。我宁愿翻开一次,难过一次,也不愿意把证明于他存在的物件给销毁。只因,我害怕那是一个妄想症病人的美梦。
即便时过境迁,一想起他,我还是会崩溃大哭,满腔怨恨。我憎他,就像我Ai他一样。只是哭过一场之后,我又会恢复平静地想念他。我对他的恨意,轻易地被Ai意抵消。
我觉得他的离开,或许是有难言之隐。我慢慢回忆与他的每一段对话,不断仔细地推敲他的每一个字眼,突然间想起他与我说起理想和抱负。我在网上了解到,他曾经服役的国家再次处于战争状态。
那种后知后觉的震惊使我当场吐了一地。我像一只中毒的老鼠,四肢cH0U搐,蜷缩在地。我疯了似地大哭大叫,使邻居更加认定我是一个犯失心疯的nV人。
在恐惧过后,我感到懊悔和自责。我惩罚似地揪扯自己的头发,并且捶打自己的头,试图把这颗笨脑瓜拍聪明一些。我不仅蠢,反应还慢。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一昧地沉浸在自我悲戚的情绪,以及重建新生活的繁忙当中,似乎没有认真地思考潘行明的Ai之真伪X。
潘行明和我说,一个家庭花费十八年培养的孩子,上了战场,也就撑过两三分钟的时间。对于生Si的看法,他的语气虽是轻松,却暗暗透露着感伤。当时我并没有多想,因为并不知道到他可以说走就走。
为了缓解我的恐慌和焦虑,我认真搜索关于他国战争的相关信息,企图从中找到他的影子。可是,在各式各样的战况报道中,就连同名同姓和相似面貌的人都没有。而且,我看到许多战地照片中的ch11u0的尸T和四溅的鲜血,心想这个不要命的男人可能早就Si在异国他乡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