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虽说铜鼓山仅有二三十丈高,但紧挨着长江,左右皆湖泽或泥沙沉积而成的平川,视野犹为开阔,也能清晰眺望到七八里外,长江北岸的情形。
面对庄守信赶来汇报秋浦-枞阳浮渡的筹备情况,徐怀还是安慰起他们不用焦急。
事实上他们只要能在长江之上成功的架设拦江铁索,从池州秋浦县、舒州枞阳县往西,长江水运就能彻底恢复畅通。
到时候不仅荆南、荆北、京襄乃至川蜀等地的粮秣兵械以及人马,就可以通过水路源源不断的东进,直接运抵池州州治所在的秋浦县以及枞阳县等地,南岸的人马也可以通过渡船北上,不需要再拘泥于浮桥。
“虏兵也想学会我们,依托
大矾山及枫沙湖,在庐江临江地区建造水营?”
徐武江这次赶来铜陵,计划在徐怀亲自到北岸督战之前,他留在铜陵坐镇。他这时候站在铜鼓山之巅,第一次亲眼眺望对面的沿岸地区,看到虏兵一队队人马正在庐江县大矾山南麓,围绕枫沙湖同时修建好几座营寨,很显然是想仿效京襄,于庐江县临江地区修建利于战船快速出动以及驻泊的水营基地。
“我们的意图昭然若揭,虏兵想要加以遏制,好像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徐怀微微一笑,说道,“让他们东施效颦去,大不了水战提前罢了!”
徐怀将南岸大营设于铜陵,一个关键点在于铜陵乃是黄山余脉东部末梢,往东两百余里基本上是一马平川,仅在当涂与溧水之间有牛首山等低山起伏,还都在义军的控制之下。
徐怀仅仅用牛首山义军承担沿江防务,就是考虑到虏兵敢再度大举登岸京畿,他可以直接从铜陵大营快速出兵,在占尽天时地利及人和的条件下,与渡江虏兵进行会战——事实上他将南岸大营设于铜陵铜官山,就震慑于虏兵不敢再大举登陆南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