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换作以往军国大事悉由天子与诸相公决之,统兵将领不要说对周鹤、高纯年等宰执级人物摆脸色了,连参加廷议的资格都没有。

        除了楚山事实上已经执行军镇制度外,朝廷目前计划以寿春、楚州二城为核心,设立淮东、淮西大营,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亦兵亦农、屯垦与驻防相结合的军镇制度。

        要不然,仅淮东、淮西大营要在淮王府军、神武军的基础上扩编到十六万人马,以及左右宣武军、右骁胜军、建邺水军十万人马,再加上近百万规模的将卒家小完全脱离地方,不事生产,将吃掉朝廷从江淮两浙等地所能征收的全部财赋。徐怀此时提出要在鄂州北部的水泽之地设置侨县招揽流民围田耕种,不仅要将招揽来的流民作为楚山军的兵源,还要将一部分田地用于授功与伤亡抚恤,在一定程度上,是要将新置侨县作为楚山的军事屯垦区使用。

        这自然是对大越规制的进一步破坏,但舍此之外,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有什么良法能缓解楚山粮秣难题?

        单纯从军事角度考虑,在荆江两岸设置军事屯垦区,也有助遏制洞庭湖寇的肆虐。

        最终在七月底,周鹤、高纯年等人在徐怀提出的折中方案上作了进一步修改,同时楚山在鄂州府北部的千汊浦侨置南蔡县招揽流民围湖造田,南蔡县衙归属楚山行营遥领,推荐官员主持县政及围田、募兵等事,但需要接受鄂州府的监管。

        同时还约定,在中枢能承担楚山行营的粮秣缺额之后,南蔡县需要即行撤除,原南蔡县临时安置的将卒及家小,要么迁往楚山在荆襄以北的戍区安置,要么转由荆湖北路兵马都部署司接收。

        进行如此限制,周鹤等人还是想着将不得不临时恢复的军镇制度,限制在与敌军接战的区域——

        …………

        …………

        八月上旬,北地已悄然入秋,但长江以南还是酷热难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