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其实在场的所有人跟庄守信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战事会再度降临,既然新法制甲对重装甲骑很可能产生极大的提升,都觉得楚山应该全力去推进这件事。
年底前试制十套新铠,会不会太保守了?
“百废待新,各处需要的人手太多,这事不急于一时,”徐怀笑道,“州学接下来要设立匠师斋舍,招募有算学底子的学徒,再熬过两三年,人手或许没有那么紧缺——对了,铁线试制情况如何?”
表面上看琐子甲新法也是要先用拉拔法制成小截细铁线,但制甲真正的成本是在后续处理上,而利用半熔融精铁拉拔铁线,更注重选料及半熔融状态的铁质变化,对成本的控制几乎没有什么要求。
然而铁线制备,特别是想着将铁线作为常备品广泛用于战事,难点不在于造不造得出来。
安州的铁户都已经能制备丝铁,楚山怎么可能没有制备铁丝的能力?
徐怀更关心的是楚山能不能足够廉价的制备铁丝、铁线。
不过,韩圭到淮源后,联络沈炼、陈荣钧等人,将更多的热情投到拉拔法制甲上,对铁线试制却没有多认真的对待。
见徐怀的关注重点跟他们预想的不同,韩圭、沈炼、陈荣钧他们都有些面面相觑。
韩圭硬着头皮禀道:“十八里坞试制一些铁线,价质要比安州略优——沈炼这边后续会多派些人手盯住这事……”
沈炼也随即将十八里坞试制一小捆的铁线递上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