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九七章 围城中的三两事(圣诞快乐) (5 / 6)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事实上,就宁毅知道的贫乏的历史中,也听说过,中国的历史上,早有过许多次大同社会的实验。某些有钱人或读书人将家产捐出来,弄出一个类似于公社一般的村子,大家吃大锅饭、孩子统一上学。大家统一做事,有事情由长老们一齐表决,但最后都无一例外的失败了。无论大同社会是不是这样,光给人一个制度,永远没有用。民主本质也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独裁。要民主,首先需要文化,要人自发地去争取,认同自己争取的正当性。要有这样的理论基础。

        有了行动的权力之后,宁毅首先还是拿文烈书院的一批文人开刀了。

        他在每天开了一个短暂的课堂,收拢了书院内外的许多文人。每天讲解生产与分配关系,讲资本论。在这其中,分离出一个简单的社会本质,那就是国家的本质是大家集合在一起互相帮助获取利益的集团,在这个本质上,任何人都没有高下之分,而社会的进步就是让分配不断达到公平。然后让人将这些基本的合作关系用任何别人能接受的语言做出解释,写出文章来。孔子的理论可以、孟子的也可以、墨子的也可以、韩非、老子的也无所谓,你能用孙子的给我瞎掰一篇出来,若有质量。也可以收货。

        这时候杭州已经转为战时状态了。

        虽然说方腊占领杭州时还是秋收,聚敛了大量的资源用以备战童贯,杭州城的资源还是充足的。但战时状态各种物资已经很难流通,任何有钱有粮的人,很难将它再拿出来。文烈书院的这帮儒生文人再度变成了闲人,宁毅便如此给人开价。有文章,有吃的。

        宁毅将各种现代理论说得尽量浅显,总之这些读过书的人,一般还是能够听懂。无论是否认同,逼着他们瞎掰,往孔孟之道圣人之道上牵强附会,对与错都无所谓,这些儒生文章写多了,一百篇垃圾总能出一两篇有意思的。将来就可以拿这些文章给孩子们做启蒙,将谎话说一千遍变成真话,再让人在生活中逐步验证改良,给别人看,总会有些叛逆之人能看出一些好像有道理的东西。

        但首先要有文章,他横竖无聊,如今需要做的,就是将《资本论》这种东西拆分打散了跟孔子孟子揉在一起,至于这颗炸弹在日后能变成什么样子,他也无所谓了。

        如此这般,从主宅中出来时,倒是遇上了几日未见的陈凡。他又挂了彩,身上浓浓的药味,但仍旧显得龙精虎猛的样子,打过招呼之后,说这几天上了战场了。

        “打仗这种事情,第一靠的不是武功高,最靠得住的还是运气……你虽然是高手,但运气不好,别上城头也好。你刚从那边出来?西瓜那小妞怎么样了,她有没有挂彩?”

        “看起来她的运气比你好。”宁毅笑了起来,“听天南总管说你早几天差点又跟她动手了,怎么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