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六十四章 逆臣(三十六) (4 / 7)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换做是旁人,陈凯或许还要揣度一下其人用心之中到底是公心多一些,还是私心多一些。但这几位,历史已经替他筛选过了,无论他们此刻是否支持于他,都是出于消灭满清、中兴大明的原则,并以此作为衡量是非对错的准绳。至于能够在中兴大明的同时进一步的约束皇权,那不过是上面的添头罢了。

        “那一次,郭阁部便与我说过,大明的中兴之主自当是今上。对此,我深以为然,闽王殿下亦是如此。”

        &&;/>“是的,今上是烈皇唯一还健在的堂弟。遵照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传承之法,理应如此。”

        向郭之奇点头示意,后者亦是作出了回应。接下来,陈凯便转而对钱谦益言道:“未来大明中兴,天子自可优游荣养,安享富贵终身。”

        钱家在明末已是富可敌国,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项收入便是海贸。否则的话,当时还只是总兵官的郑芝龙也不会有那么大的面子将儿子送去拜前礼部侍郎、东南文宗领袖钱谦益为师。

        正德皇帝的情况,钱谦益不甚了了,但天启皇帝的驾崩,那其中的可疑之处,他当年多多少少的还是有过一些猜测。此间,陈凯摆明了就是在问他。钱谦益心中勐震,面上却是不显分毫:“竟成言之有理,战时内阁自当确保今上及今上之子孙永享富贵荣华。”

        “既然战时内阁可以确保今上及今上子孙的福祉,那么先帝、绍武皇帝及同为远支宗室出身的鲁王殿下的历史地位和生前待遇,我等亦当保全。”

        说到此时,陈凯已看向张煌言。透过历史,他很清楚这位兵部侍郎与郑成功其实情况差不多,都是名义上效忠永历,实际上心里面各有各的效忠对象,区别无非一个是隆武,一个是鲁监国而已。

        只是隆武早已驾崩,鲁监国却还活得好好的。奈何当年唐鲁之争的后遗症仍在,郑成功虽然收留了鲁王,但却对其并不待见;而张煌言则是一边岁供不绝,一边唯恐郑成功忌讳而“十年不敢入谒”。可是等到历史上永历败亡的消息甫一传来,他便立刻去找郑成功,希望郑成功能够奉鲁王为正统,但却仍旧没有得到郑成功的支持。

        以陈凯对郑成功的了解,无论是透过史料,还是他亲身接触,郑成功可以接受任何一位大明宗室登基,唯独不能接受鲁王朱以海。这是原则问题,就像是闯营系和西营系的明军会担心未来大明中兴,天子有可能会清算他们挖祖坟、杀宗室、逼死崇祯的那些旧账是一个道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