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二十三章 侠客行(十五) (4 / 6)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夏国相的父亲夏龙山与胡国柱的父亲胡心水一般,皆是吴三桂在辽桂在辽西时最为亲信的部将,以左右二营游击的身份统带吴三桂的家丁亲兵队。

        耳濡目染之下,其对于关宁军这等“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企业文化”亦是心知肚明——从当年他们就知道,只有麾下的大军才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手握重兵,无论明清便都少不了他们的荣华富贵。可若是为了所谓的“忠心”而导致自家实力受损,再怎么赤胆忠心只怕能换来的也就是一些口头上的赞誉,实实在在的利益便只能拱手与人,甚至还很可能会被朝廷或是其他的势力蚕食瓜分。

        尊崇着这样的乱世哲学,他们才得以生存下来,甚至是扶摇直上。况且,吴三桂这辈子拼死营救过的也就只有他的父亲吴襄一人而已,就连他舅舅祖大寿当年受困松山,他照样可以做到毫无心理负担的脚底抹油。多尼又不是他爹,凭什么让他出死力营救?沼

        对此,夏国相亦是连连点头,直叹“岳父大人英明”。可光是如此,吴三桂也决计用不着做得那么不留情面,肯定还有其他的缘故。

        果不其然,待夏国相将这些消化了下去,吴三桂便继续言道:“后来,当发现老本贼竟然得到了陈凯的支持,本王便再也不敢奢求在击败老本贼后能够如朝廷许诺的那般得到这云贵两省作为咱们平西王府的藩国……”

        起初,吴三桂统平西王府藩兵南下,便是得了清廷的许诺。接下来,他们在四川、贵州和云南的作战也颇为顺遂。一直到他收到了清军兵败衢州的消息,一直到多尼统领大军追了上来,这一切才开始出现不利于满清的偏转。

        “本王是万万没有想到,问题竟然会出在数千里之外的浙江。”

        清廷为何会选择东守西攻,除了孙可望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清军在东南确实是劣势对抗,无非靠着福建残破和地形的阻碍才得以达成守势。等陈凯攻入江西,吸引了清军的注意力,并成功地吸引走了衢州清军的一部分军力,便为郑成功创造了一战击破清军集群的良机。而后郑成功自可以独自席卷江浙,大捷带来的红利也必然会反补到江西。

        吴三桂凭多尼的不循常理便可以认定了洪承畴是守不住江西的,而那空壳儿一样的湖广就更是别提了。一旦湖广沦陷,就算是清廷守住了江浙,粮草也运不到云贵。清廷许诺给他的这个藩国,到时候反倒是变成了关押他的囚笼——外面坐着个虎视眈眈的陈凯,里边儿还站着一群诸如李定国、白文选、冯双礼、贺九义、马进忠、马惟兴之流的肌肉兄贵,一个个的正在摩拳擦掌。

        实在太残暴了!沼

        哪怕是他能够击败李定国,哪怕是击杀了李定国,在陈凯摆明态度的情况下也必然会面临来自于湖广、广西方面的进攻。甚至陈凯可能都不需要亲自动手,只要一篇檄文下来,那些分散在四川、贵州、云南各地的明军便会对其群起而攻之。而他还要面临湖广方面支援的粮草就此断绝,只能吃永历留下来的老本儿的窘境,搞不好陈凯只用给其他明军提供粮草,耗上个两年他就自然而然的完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