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更何况,阿商格并不相信郑成功会弃军潜逃,这个满清的生Si大敌是何等的刚强骄傲。等到他将那两个镇的明军碾成了r0U泥,郑成功也一定会在帅旗下继续拼杀,拼尽最後一口气也要撑到明军的正面战场上的全胜。届时,一战斩首郑成功,能够逆转的就不仅仅是这一场战斗了,整个东南战局都将彻底翻过来,他们就用不着那支尚且身在西南的主力了。
但是,主帅遇袭,明军左翼和右翼鞭长莫及,中军一定会设法回援的。这一遭虽然郑成功在排兵布阵上出了岔子,使得他们的成功大为提升,但留给他们的机会也只有一次。否则,一旦被明军的步兵黏住了,哪怕是因此拖慢了中军的进攻节奏。只要清军的右翼彻底崩溃,只要满洲八旗溃逃,汉军八旗和绿营根本不可能继续拼杀下去。那时候,他们反倒是需要为这支骑兵的命运担忧了。
机会只有一次,阿商格的皮鞭在胯下良驹身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迹,吃痛的战马在嘶鸣的同时也不得不迎合着主人的意愿。这时候,若有飞燕超低空掠过青草,亦不免会被马蹄所踏。
清军的骑军在固山额真的率领下飞速奔向郑成功的帅旗。对此,明军显然也有准备,三个镇的骑兵径直的迎了上来,无有丝毫的畏惧。
明军的骑兵镇每镇千骑,在驻地和营寨确是有专门负责运输草料和照顾战马的辅兵,但是战兵确只有这两营一千余骑而已。这样的建制已经持续很久了,相较各战兵镇已渐次扩张到五营的编制,源於南方并非产马地,更多的还是依靠缴获和新建的一些规模小的可怜的马场供给,能够如此,已是殊为不易的了。
三个镇,便是六营三千余骑。对上任何一个省的清军,都无疑是令人侧目的存在。但是他们的对手却有足足有他们的两倍之多。而且,其中不光有满洲骑兵,更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骑兵。甚至,就连那些汉军八旗的骑兵也多是打了十几、几十年仗的老兵。
先是箭矢如云层中正负电荷不断碰撞,紧接着,便是两道闪电的碰撞。滚滚的雷鸣中夹杂声嘶力竭的喊杀声和凄厉的惨叫,仅仅是一个回合,明军的骑兵便有百余骑或Si或伤,而清军那边甚至连一半都不到!
数量上碾压X的优势是其一,双方的技战术水平存在差距便是其二。可犹是如此,仍旧看得阿商格不住皱眉。
就在刚刚的电光火石之间,凭藉着征战数十年的丰富经验,他可以清晰的看出来这些明军的战斗力远在他的预期之上。无论是骑S、马术,还是马上搏杀和袍泽之间的默契,清军确实更胜一筹,但也并非是单方面的屠杀。其中很有一些明军表现出来的素质已经丝毫不逊sE於他当年见过的那些九边明军的亲兵、家丁,而清军的伤亡也基本上都是这些家伙造成的。
据他所知,从永历八年郑成功、陈凯和李定国三人协力收复闽粤两省以来,广东临近的南赣、江西、广西,甚至包括广东本省都是烽火连天,陈凯几乎每年都要与洪承畴、定南藩、以及江西、南赣的绿营兵大战,而福建则要平静很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