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数日後,为了确定其人所想,他们又派了使者去求见杜辉。很快的,使者原路返回,送来的回覆让他们在不由得松了口气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丝的焦虑。
“明军不会是想要围城打援吧?”
毛葫芦兵的首领们如是想来,接到佟国器的报急後的济度、噶达浑、阿商格他们亦是如是想来。
有着这样的思考,归根到底还是对於绿营战力的不自信。其实,这样的事实他们也早已有过相关的思考和讨论。至於原因,倒也不难理解。这支由郑氏集团残部逐步成长起来的东南明军从隆武二年年底起兵,第一战发生在转年,这样算来,他们已经打了十二年的仗了。这些年下来,除了永历元年进攻海澄的失利外,有着陈凯辅助,郑成功可谓是连战连捷,就算是未能达成既定目标,也往往不会吃上什麽大亏,最差的时候也能落个杀伤相当。
如此,麾下的军官、士卒长期积累战斗经验,外加上郑氏集团的雄厚财力,以厚赏严罚为核心的治军理念,他们的战斗力超越绿营兵一点儿不难理解。就算是只说对手,明军动不动就要和绿营劲旅,乃至是八旗军交锋;而绝大多数的绿营兵则也就是平日里也就欺负欺负老百姓,最多镇压一下义军。长期打低端局nVe菜,怎麽和天天打高分局,还能打赢的对手相b。
再说明白点儿,那就是并非绿营兵的战斗力出现了下滑,实在是这十来年下来,东南明军已经一步步的从青铜打上了钻石,现在正要向东亚大陆上的最强王者发起挑战,h金分段的对手,他们只要不至浪得飞起,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有了这样的认识,转过头再看当下的战局。明军掌握铅山驿道,必然会派出大军攻入广信府,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佟国器的急报中提到了他在试图为铅山县解围的过程中发现了明军督标第二镇和中冲镇的旗号,亦是明证。
区区六千兵马,明军就敢绕过一座由四千绿营驻守的城池,除了显示出了明军的骄横外,更是从侧面印证了後续部队正在源源不断的跟进。可能急报在路上的这几日,明军的兵力就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如许多的明军,拿下一座县城当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甚至济度他们都怀疑当看到那麽多的明军从铅山城外通过,城里的绿营兵是否还有坚守下去的胆量。但是佟国器几乎一天一封的急报又证明了铅山县仍旧掌握在清军的手里,明军并没有攻下城池,那麽很可能就是明军打算围城打援。
这样的想法一旦产生,对於是否救援、以着何等规模救援,在济度的脑海中就产生了一个问号出来。但是,久经战阵的噶达浑和阿商格却完全没有这些多余的念头,他们远b眼前这位小郑亲王要更加清楚该做什麽。
“主子,无论是不是围城打援,咱们也绝对不能让海寇就此通过。一旦让他们威胁到广信府城,大军就要面临被郑逆和陈逆这两个蛮子夹击的危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