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四章 加速(四) (4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饭菜的材料都比较便宜,但是烹饪上显然都是花了心思的。只是此间,无论是这双父子,还是那对婆媳,对这饭食的兴趣远远没有今日听来的新鲜事儿更大。唯有那个只有一两岁模样的孩童,反倒是有着更好的专注度。

        他们聊的,自然还是双门底下街的广东发展票号的事情。利息,这对于他们这样稍微有些积蓄,但却仍然免不了要努力做工的家庭来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极大的诱惑力。

        父子二人在工坊里是听闻的,这对婆媳说来也是听说的,但是小媳妇的娘家本就不远,买菜时碰上了妯娌,而她的那个妯娌却是亲眼所见的,从头看到尾,一点儿也没有遗漏。就是,等她热闹看够了,再想起来买菜的时候,就连菜贩子都散得七七八八了。

        “妾身听说,以前在潮州时与咱家比邻而居的那老学究差点儿气个好歹的,说官府这么做没有体统。”

        “这跟咱们有什么关系,那老学究,学问是极好的,就是人太酸,比老陈醋还酸。”

        小夫妻的结合源于当年两家一起在潮州的相处,那时认识的一些人,放在从前是根本摸不到边儿的,即便是现在也免不了因为身份的差异而少了走动。不过,对于个人的了解,这些却并不会因为这短短两年的时间而消磨太多。尤其是像那老学究似的,张口之乎者也,闭嘴纲常伦理,好像圣人之言若是不存在的话他就连话都不会说了的性子,实在是少不了一个印象深刻。

        “定期存一年给一成五的利息,存两年给三成五的利息,存三年给五成五的利息,存五年给一倍的利息。这,把银子放那五年,就能翻翻儿了啊!”

        老学究的段子被扔在了脑后,他们直接就进入到了主题。毕竟,这利息是他们当下最关心的事情。

        说起来,定期一年15%的利息,看上去确实不少,不过和这个时代的正常借款利率相比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更别说是与高利贷相比了。

        中国的商人素来是求稳的,原始积累阶段讲究一个深根固本,稳中求胜。借贷,往往是发生在生意周转不灵,急需注资渡过难关的阶段,这时候借款人为求保本和获利,也会选择提高利息,使得这个时代的民间借贷利率居高不下。

        借钱,总是要担忧对方的还款能力的。但是,广东发展票号显然不是因为穷才借钱的,他们既然能拿出那十万两白银的保证金,又能让官府为其作保,显然是不缺银子的。如今还要展开这样的业务,自然也不会是什么造福乡梓之类的胡说八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