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 永历十一年(一)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银子,捐献自然是少不了的,广东官场自陈凯以下的文武官员和议员们捐献了大量的银钱,外加上士绅、商贾们的捐款,数量颇为巨大。只是他们没过多久就一个个的尽数被郑成功比了下去。

        褒封之议以及营造天后宫的事情,陈凯是专门写信给郑成功的,郑成功对于咨议局并没有任何表示,但是对褒封之议和营造天后宫却是非常赞赏,并且直接拿出了两万两白银出来,并且带动了包括郑泰、洪旭、陈豹等大批文武官员捐款。山门侧的碑亭那里有一块捐款的碑文,正文以下的名录之中,最上首的就是捐款最多的郑成功,其次才是第二多的陈凯,以及广东、福建两省的大批文武官员、议员和士绅、商贾们的名讳和捐献数额。

        银钱是不用担忧的,郑氏集团本就是靠海吃饭,哪怕是这些银钱还不够的话,只要一句话,郑成功那里是不会有一秒钟的犹豫的。

        除此之外,所需的名贵石料、木料以及其他材料,陈凯没打算去真的给百姓造成负担,干脆少什么就直接从平南王府和靖南王府那里拆,反正他们那里也都是民脂民膏,陈凯拆得是心安理得。想必,妈祖娘娘也不会愿意真的去给百姓造成负担,那并不符合她的仁慈。

        这期间,倒是那些咨议局的议员们纷纷表示,咨议局的办公场所乃是用靖南王府的土地和建筑修建的,于他们而言,那里用什么材料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但是天后宫的建筑材料一定要最好的,这是绝对没有半点儿商量余地的事情!

        这件事情,果不其然的在广州城里传开了,本地百姓们纷纷赞许咨议局的议员们所言乃是为国为民,至于那些渔民、海商们更是对议员们顶礼膜拜,咨议局的存在也迅速的在本地百姓心中得到了巩固。

        咨议局的议员是参与投票褒封的,他们自然有资格与本省的文武官员们一起参拜。在广场上等候良久,越来越多的大小船只赶到,所载着的商贾、百姓们也纷纷带着各自的贡品神色匆匆的赶到,见得吉时未到才不由得松了口大气。

        良久之后,吉时已到,陈凯行了礼数便带领着文武官员和议员们拾阶而上,郑重其事的穿过了牌坊,并且向山门的千里眼、顺风耳送上了贡品,祈求他们继续为百姓预报海浪风涛。

        山门的两侧是钟鼓楼和碑亭,钟鼓楼里此间已经钟鼓齐鸣,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而那碑亭里,矗立着的也并不仅仅是捐款营造的石碑,明成祖的“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碑”以及郑和的“天妃灵应之记”二碑分立其中,碑文记述了明三宝太监郑和屡受天妃庇佑,完成七下西洋壮举的经历。

        除此之外,还有一块“天后护国庇民之碑”,碑文上记载着的则是陈凯义救广州和江门之战前向天后祈求,结果两次都是最关键的时刻出现了改写战局的转机。一次是陈奇策的水师赶到珠江战场,与广州义勇合力歼灭清军水师;一次则是江门之战,明军势褪之际,陈凯突然出现在了北线,从而奠定了胜利——这,亦是天后庇佑明军、百姓的实证。

        过了山门,即是献殿。献殿里面供奉着官服天后立像,另外还有四海龙王执圭在两旁站班,显示出天后作为海上女神的领导地位。

        仍旧是在此献上了贡品,但正式的祭拜活动却是在正殿举行。于是乎,很快的这一众人便穿过了献殿,直入到正殿之中。那里,正是南沙天后宫的中心,陈凯踏入大殿,目光所及之处,木雕神龛中,供奉着香樟木雕,贴金的官服天后坐像,待到众人尽皆入殿,司仪的官员确定了吉时,陈凯便大步向前,径直拜倒在了这位神祗面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