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七章 先兆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永春县,位于德化县以南,南安、安溪两县以北,仙游县以西。此处已入泉州内陆丘陵地带,其实并不适合清军大举进发,反倒是明军可以更好的利用地形展开截击。但若是一旦永春告破的话,那么顺着桃林溪而下,清军便可以直薄南安县城,乃至是泉州府城,明军就再难对其加以阻拦了。

        永春县最初其县治设于桃林场,是故初设县时被命名为桃源县,数年后才改称的永春。至宋时,县治迁大鹏山南麓,后因明时倭乱袭扰,旧县治处建有堡垒,永历元年郑鸿逵、郑成功叔侄进攻泉州府城,永春县便有士绅、百姓响应,后来在清军进剿时还一度占据旧县治的堡垒,直至被清军诱降破城,大开杀戒。

        修筑惠安棱堡之际,郑成功也曾对永春县和德化县的县城进行了加固。这对原本就是黏土为里、石料为表,高两丈五尺。东、西、北三面壕沟环绕,南面临桃林溪,并设有敌楼、窝铺、浮台等防御设施的永春县城而言,其城防坚固程度自是更上一层楼。

        闻讯,郑成功连忙统领大军北上,但是在惠安县也同样是留下了一些部队,以免金砺行的是那声东击西之计。虽为内线作战,但距离更远,再兼着是得到消息才匆忙启程,郑成功比之金砺还要晚到一日。不过,金砺也没有在赶到后就立刻展开进攻,而是拦在了明军赴援的必经之路上,摆出了一副打援的架势来。

        原本的利用坚城消耗清军有生力量,从而更加轻易的击溃清军,这等计划随着清军占据有利方位后彻底破灭。对于城池,清军未有急着攻打,只是派了少量部队监视城内数量不多的守军,而是将全部力量都留在了迎战郑成功上面。

        相对的,郑成功在抵达后迅速的安营扎寨,他也很清楚金砺就是想要凭着野战将其击溃,从而实现对明军的席卷。至于那城池,反倒是最不用着急的。

        战争到了这个规模,双方的很多大致的盘算其实都是摆在明面儿上的,尤其是当两支大军已经实现了接触后,就更是如此了。

        郑成功稍作休整,大军便向金砺所部展开攻击。明军出动了二十一个镇的步兵,三个镇的骑兵,兵力不下三万之众,而清军那边亦是有着杭州驻防八旗以及重建的福建提标、福建左路镇标、福建右路镇标、泉州镇、漳州镇等部以及部分赴援的浙江绿营,加一起也有近三万人马。

        如许规模的野战,于这片夹在丘陵之间的河谷地带展开,双方都很难有什么奇谋产生,有的只是硬碰硬的对攻。

        五月十三,双方展开交锋,清军凭绿营为先导,明军则以各镇迎上。比之去岁,明军在钟厝之战中战斗力成长不菲,但是清廷仗着家底儿够厚实,直接从北地调来的绿营兵竟也毫不落于下风。

        战斗持续到了下午,双方不约而同的将各自的王牌部队调了上来。清军的杭州驻防八旗,明军的戎旗镇和左先锋镇登时就将厮杀提升了一个档次。

        喊杀声响彻河谷,刀光剑影,鲜血横流,大地浸透,鲜血汇聚成溪流,缓缓的向着桃林溪流去,大有将这条溪流染红的架势。这是事关生死的一战,双方都已经打出了火气,就这么互相攻击着,一直到了入夜时分,任何一方也不打算将命运交给运气,才默契的各自退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