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九章 跌破的眼镜 (6 / 7)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陈凯仔细想来,配合这份书信再去看,也慢慢的摸清楚了当时的情状。说起来,李定国自以为会是摧枯拉朽的解决掉尚可喜和耿继茂,哪怕军中乏粮,也在不断的发起进攻,为的就是靠缴获撑到夺取广州城。

        这是个经济学问题,风险极大。这种模式,一旦缴获粮草的资金链断了,军无粮则散,留给他的选择就是继续跟进补仓,以期待大势转好,或是找人注资填仓,亦或者是干脆清仓止损。可是那时候李定国刚刚经历一场败绩,资金短缺,无力补仓,联络的资金也无法到位,唯有选择后者,方有来年再战的机会。否则的话,就得融入到肇庆的蓝天白云之中了。当然,“宁死荒徼,无降也”,李定国是不会如此的,但也于事无补。

        这方面,陈凯自问是无能为力的,因为潮州的粮食还要供给闽南和粤东的军队。甚至就算是让这两块儿的将士饿肚子,李定国那也是四万人的大军,人吃马嚼的,还养着战象,从潮州运到肇庆,一路上的消耗亦是惊人,他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是把他煮了也完全不够的。

        “骄兵必败,果真是如此啊。”

        李定国瞧不起尚可喜,所以才会如此轻率出兵。这就像是去年的时候,孔有德瞧不起他、尼堪瞧不起他,结果都死在了他的手里;就像是刘文秀瞧不起吴三桂,结果刘文秀兵败保宁,道理是一样的。其区别,无非就是他的损失更小,退兵掺杂了更多的经济因素,仅此而已。

        “最可笑的是,这事情到了后世还成了郑成功的一大罪状。”

        不来援李定国,所以郑成功私心自用。殊不知当时郑成功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大战,哪有功夫管你李定国打得下肇庆与否。

        至于郝尚久,那就更可笑了,郑成功与郝尚久矛盾深重,已经持续很多年了,双方交兵不是一次两次,每次双方都是拼尽全力,伤亡殊为不小。

        假使郑成功与郝尚久结盟出援李定国,先不说郑鸿逵的部将,以及黄廷、洪习山这些被郝尚久袭击过的基本盘的感官,也不提双方几次交锋下来积累的仇怨,只说军事上,当时潮州强敌林立,大埔三河坝的吴六奇、澄海南洋寨的许龙、碣石卫和惠来县的苏利,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尽皆为清廷之命是从,钳制得郝尚久动弹不得。甚至,就算是郑成功和郝尚久联手能过了这三关,后面还有黄应杰、张道瀛那批人堵在他们前进广州的路上。

        陆路如此,走水路,那与其去援李定国,不如两军合力直取广州,打一个围魏救赵,难道不比去肇庆添油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