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如果从舆论角度去看,李适之势更大,特别是李林甫起用王鉷,又成了李林甫一道罪状。
但几个月呆下来,加上李伸的提醒,经过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后,杨钊也渐渐看到了李适之的“败象”。
“世子,为什么那份死谏书不起作用呢?”
在这上面,杨钊还是想不通。
为什么不起作用,有很多内幕,但这些也不能对杨钊说的。
李伸想了想:“杨兄,左相未抓住机会,如果他在京兆府抓人时,就揭开死谏书,效果又是两样。”
“是啊,兵部真贪乎?”
“大贪可能不会,不过是人,岂能做到绝对干净?”
有的是屈招了,有的是真招了,招的事,无外乎是一些小贪小拿,虽不是大错,却是事实。
也不能这样查,那样,一百个官员得有九十五个官员有罪。
李伸说的意思不是这些招供,而是为什么招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