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将作监改进了一些工艺,随后朝廷将几种新纸的工艺以邸报形式,传到各州,令各州便宜行事。
虽然新纸便宜,但得有竹子,大片大片的竹子。
除了竹子,还得有商贾舍得去投资,这个钱朝廷是不会支付的。
泗州的官员也接到了邸报,太守和诸官员感到郁闷,我们这里是平原地带,哪有大片的竹山,想了想,又将邸报发到了下邳,你们那里有一座稍大的山脉。
下邳几个官员看后,迅速向郡府反馈,我们这里是有一座山,但也不算是“很大很大的山”,山上的竹林也比较少,无法做新纸。
造新纸用心是好的,至少得有足够的原材料吧。
其实就是有竹林,也不是看看邸报,马上就会造的。
可能有极个别胆大的人先行试验,但想要完全普及,还不知得多少年了。
肖道梁说:“我们看过,虽山上的竹林少,山势平缓,也不贫瘠,可以令人种之。”
肖氏二人请三个官员赴宴,吃的好喝的好,几个官员态度也比较客气,林县令好心地说:“二位萧郎君,那样,需要不菲的钱帛。”
“三位明公,我们想过,虽投入不菲,然泗州水运发达,周边是海州、徐州、楚州、扬州,人口稠密,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地方,扬州还有一个海港,只要造出来,不愁销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