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李林甫这时不但不进谏,反而有意地让李隆基彻底倦政,进入天宝年间后,他从全国各地调来大量粮食,运到长安城中各个仓储,然后对李隆基说,如今国泰民安,仓储盈满,主上,国家无忧矣。
皇上,你好休息了。
长安现在不是缺粮,而是粮食太多,加上这几年丰收,关中粮价低的吓人。
别看一斗粟五文钱,都未必有粮商收购。这也是长安周边地区的,李伸今年出去转了好大一个圈子,有的地方粮价还是很贵的,比如仪州,一斗粟能卖到十三四文钱,然而朝廷还在继续将仪州的粮食往长安调。
这个理儿……不提两边的倒差价,至少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吧。
种粮不划算,赵家今年索性将大半耕地拿出来……还是种粮,但种粮大半是用来当青贮的。到了秋天交赋税,没粮食,好办啊,直接买粮交赋税。
赵家带头,其他村民看到了好处,进入秋天,全部种了冬小麦冬大麦,同样是准备用来做青贮的。
高力士问:“河北河东粮价贵?”
“都比关中贵,然沾到政务,我不言之。”
“为什么不能”李隆基喝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