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为什么毕升没有想到金属活字,有可能未想到,有可能想到了,考虑到各种原因,又让他放弃了。
李伸先讲材料。
金属活字最好用铅,溶点低,比较软,展性好,容易塑造字模。
但铅的危害都知道的,所以李伸开始时想到的是铜活字,铜也比较柔软,有着极强的可塑性与延伸性,可相比于铅,又要硬一点,塑造字模难度会加大,成本也会变高。
在材料上他也不是外行人,随后就想到了市面上流行的劣钱。
唐朝官钱主要材料是青铜,但民间私铸铜钱屡禁不鲜,私铸的钱全是劣钱,于是百姓将官钱收藏起来,用的全是私钱。当然,这样必然会产生各种弊病,这与李伸无关。
他想的是这些劣钱的材质,因为铁熔点高,不耐腐蚀,这些私钱里便搀杂了大量的铅和锡。这三种金属相对熔点都不算高,比较软,有一定的延展性。
李伸找来一些适合的劣钱,再添加一些“纯铜”和铅,降低锡的比例,正好成了李伸做活字的材料。
下面才是为难的地方。
第一个是字模的本身,铸铜钱必须有模具,但铜钱多少年才换一个款式?
每个汉字都不同,还要准备大字中字小字。如果全面印书,仅是模具的款式就要准备十万个!不止是款式,一些常用的字,比如之乎者也,有的一个页面可能会出现十几个,甚至二十多个字。冷门的字同样也要准备好几个,不然不能印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