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章 致命的杀着 (6 / 7)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唐朝诗人作诗,也喜扬名。

        比如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去旗亭饮酒,遇伶人唱曲宴乐,三人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诗作定高下。开始时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遍,高适也唱了一遍,王之涣却接连落空。到了诸伶中最美的一个伶人出来,她唱了王之涣的《凉州词》,王之涣立即转失落为喜,甚是得意。

        就是他人写的,又将手稿献给了李瑛,然后就将它们隐匿起来,不得流传了?

        开始时有人说,大约是庶太子出了事,其人不敢说出来。

        但这说法也没有得到大家认同。

        因为不是一首两首,仅是庶人子能记住的就是二十多首,未记住的更多。

        这是庶人子和赵家说的。

        就算是二十几首,是一年两年能作出来的?庶太子未出事之前,不是做了一年两年的太子,而是整整二十二年太子。之前,用得着避讳?

        不管你承不承认,就是你写的。

        然而对此,李适之忽信忽疑,说不是李伸写的,李适之也想不出来是谁写的。说是李伸写的,也不大像,一是之前李伸一直关在庶人府,“卢先生”照本宣科读一读,算是教授了,李伸一直未得到很好的教育。二是李伸除了今年外出采风观农务,一直呆在庶人府,也没有多少阅历。

        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又没有什么阅历,凭什么写出那些优美的“词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