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二章 献功 (6 / 8)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后面的未写,只写了前面,用石炭炼钢,会让钢质量下降。

        除了钢铁外,余下的都无所谓了。

        在唐朝想提炼铝或钛等金属,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除了钢铁外,还有金银铜铅锡、水银,提炼技术十分地落后,与提炼技术无关,关键提炼时得需要能源。不提用木炭成本高,灰熔点也不一样,煤炭利用得当,燃烧的温度整比木炭高了一倍。

        放在冶炼上,温度高了一倍多,不用李伸多解释,韦坚也知道其意义。

        内容多的是图。

        李伸从弘文馆、崇文馆借来大量地图观看,与出行关系不太大,一是隐约地他感到这些地图,对他以后有帮助,二就是为了这些矿。

        另个李伸拿长的地方,不是历史,不是农业,不是机械制造,恰恰是矿。

        他利用借来的这些地图开始画图,标记了近五十处煤矿,几乎遍布唐朝各地,都是比较浅的煤矿。

        论权谋术,十个韦坚加起来也不是李林甫的对手,不过在经营、理财等上面,韦坚确实是一个人才。

        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巨大意义,只是忽信忽疑,毕竟这些矿埋在地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