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章 无中生有(下) (3 / 7)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世子雇了这么多人,又贿赂了这么多人,想做什么?

        但这条还没下面一条狠。

        杨真人替窦太后祈福,李伸却用一枚镜子,求来杨真的字悬挂于酒楼上,招摇过市,成何体统?

        作为庶太子之子,试图阴结杨真人。且杨真人自幼养在深闺深宫,不谙世事,易被蛊惑,世子是何心思?

        奏本上几条说的很是阴狠,但不急,李林甫并不是要对付李伸,有了这个奏本,后面才能无中生有。

        ……

        “韩公,将魏诚的案卷交到政事堂,由给李哥奴处理吧。构陷,非我等之行为。”

        自秦汉起,历朝多执行三省制度,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但这三省谁权利大,一直起起伏伏。隋时是尚书省权利最大,尚书省之首为尚书令,一般不置,或成为荣职,于是尚书省的次贰左仆射往往就是真正的首相。

        到了唐朝,开始时权利向门下转移,尚书省沦为执行部门,故政事堂就设在门下省,侍中成了首相。

        自武则天起,又将权利向中书转移,政事堂搬迁到了中书省。又将中书令称为右相,侍中称为左相。而且为了办事方便,出现了“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平章事”、“参知政事”等官职,又让左右相身带尚书之职。改来改去,三省变成了四不像,连尚书六部也打散了。

        然后替李林甫和杨国忠专权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但也不代表左相没权利了,因为左相负责审核,李林甫奏本呈上后,李隆基又打给了李适之审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