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李伸默默地点了一下头。
李林甫老了,但他还有儿子孙子,不将李伸三叔搞下台,以后必然老账新账一起算。当然,李林甫做梦也未想到,最后是杨国忠替李亨算了这笔账,而且安史之乱接踵而来。
但李隆基有李隆基的顾虑。
废立太子可不是一件小事,已经废了一个太子,岂能再废第二个太子。
而且废了李亨,立谁为太子,四子李琰出身薄,才能平庸。六子李琬有雅望,其母出身同样寒薄。九子李一早夭,十子李璲是李琬的弟弟。关键李琰和李琬都因为母亲遭到武惠妃打压,在李瑛生前,与李瑛走的近。
下面还有十几个孩子,有的也有才华。
但问题是上面有那么多哥哥,不立他们,立这些更小的儿子?
加上高力士力保,于是李林甫一直未得逞。
开始时李林甫没有“无中生有”。
他写了一份奏本。
杨玉环让魏诚代问,魏诚安排人问一问,何错之有?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世子为何将两不良人强行拖到十王院,以至十王院和京师骚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