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0章 和平大炮 (2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王晋举手回礼,因晕船一直在船舱中休息的郑年秉这时抢步出来,朝薛凯正喊道:“凯正,怎么是你?你怎么到青岛口来了?”

        王晋这时才猛然想起,这薛凯正乃是护送崇祯皇帝南巡的锦衣卫之一,在天津卫时曾见过,所以看着有些面熟。

        薛凯正笑道:“奉军机处命令,专为郑团长送好东西来了。”

        福船锚定,舷梯搭好,王晋、郑年秉等从舷梯下船。

        薛凯正重新与王晋、郑年秉见礼。

        郑年秉双脚踏上码头,晕船的痛苦仿佛一扫而空,兴致勃勃的问道:“什么好东西,还要凯正兄弟专程送来?”

        薛凯正道:“指挥使大人、郑团长随兄弟去一看便知。”作了一个请的姿势。

        王晋等在薛凯正引领下上了一艘戒备森严的大马船,船舱里,薛凯正让士兵拉开盖在货物上的帆布,赫然露出三尊大炮。

        这大炮与这时代惯常所见的大炮都是不同,大炮炮管狭长,长度约两人身长,管壁却只有一指厚,而且光滑锃亮。整个炮身刷了黑漆,架在两个大车轱辘上,炮后有可供牵引、制动和缓冲的装置。稍加观察便可发现这大炮是从后部装填,采用一个立楔式炮闩,用紧固螺丝顶紧,炮膛内壁刻有螺旋膛线。此时若有近现代人在场,便会发现这大炮与十九世纪英国发明的阿姆人斯特朗大炮很有几分神似,可说是阿姆斯特朗大炮的原始简化版本。

        这乌黑锃亮的威武大炮带给王晋等人的视觉冲击是震撼的,大家抚摸着光滑的炮身,爱不释手。

        薛凯正介绍道:“此炮乃皇帝陛下到南京后亲自督促设计制造的,现在只赶制出来六门,陛下心系天津战事,除三门拨给西征前线外,这三门便紧急拨给天津前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