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9章 青岛港口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吃饱喝足,稍歇片刻,却是日已过午。曾南领着朱慈烺、李忠邦两人,开始落实做筏子的计划。

        做筏子最关键的是绑扎筏子的绳子,那个必须结实耐磨,否则在水中折腾几下便断裂松散,那就大事不妙。曾南教朱、李二人从藤蔓上抽取筋皮搓制麻绳,待见麻绳质量符合要求后,才去寻找做筏子的竹木。

        制作筏子最好的材料无疑是竹子,因为竹子浮力强,且结实耐用,无奈这丛林中的竹子实在难找,曾南沿着木刀沟河水一直往下游走,直到黄昏临近时,才在河边找到一片竹林。

        曾南匆匆回返,回到营地时,天色又已黑尽。

        朱慈烺和李忠邦在天快黑时,将河中的地笼收获了一遍,竟真的收获了两条四五指宽的大鱼。两人都不会烹饪,正大眼瞪小眼之际,曾南回来了。

        曾南属于人狠话不多那一类型,见状也无二话,掏出短刀就给鱼破肚刨膛去鳞,铺在一块切削平整的木板上,放壁炉火堆上烘烤,待鱼肉刚刚烤熟,放上些许切碎的沿途采摘的野生调味香菜加浆果,洒上极少的灵魂盐粒,夹入口中吃掉,那滋味简直了!

        这荒山野岭,条件本是极其艰苦,但有了这样的美味,竟然让人从肉体到灵魂都有种非常享受的感觉,让朱慈烺精神愉悦,竟不以此间为苦。

        次日清晨,朱慈烺和李忠邦拖起河边地笼,居然又捕获了三条大鱼。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看来这里物产丰富,他们不怕饿肚子了。

        在河边低洼处挖了一个水坑,把捕的鱼养在里面,想啥时候吃就啥时候吃。后来他们用陷阱捉住而又吃不了的野兔,也是圈养起来。原始农牧业,大概就是这样慢慢发展起来的。

        不提曾南等在荒野丛林中搓制麻绳打造竹筏准备漂出丛林,却说王晋等从天津撤出的明军乘海船近海航行,这日泊进青岛港口。

        青岛在唐宋时期便是衔接南北航运的“中转站”,是华夏北方沿海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万历年间青岛建港,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崇祯移都南京后,解除海禁,极度重视海权,青岛口作为重要沿海口岸,也被重点建设发展。

        青岛港里除了大明朝廷水师的海船云集,各种民间商船亦是船帆林立,熙熙攘攘。

        王晋所乘的福船入港,泊入水师专用码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