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封维豪前面引路,众人上了艘游船。七八丈长,远看不如何大,上去才觉当真不小,容个二三十人也不在话下。
雪花帮财大气粗,而且私盐买卖遍布大宋境内,市井之中,说一不二。虽前后不过十余里,此间码头上的船把头也亲自操船,送众人去往扬州城。
解索离岸,不多时,船已离了码头,便不挂帆,也是不慢。沿河道而行,果然处处有桥。清波漾绿,映着两岸残雪老树。片刻行出二里有余,前面忽然豁然开朗,宽大一处湖面,夹着两岸长堤。
眼前便是未来的瘦西湖,虽是人工挖掘的护城河连缀而成,但历经隋唐五代,近六百年,不断加注引渠,连同运河,扩地修缮,已成规模。
与临安西湖不同,因是护城河汇聚,保障湖乃是带状,虽也叫湖,却不广阔,与寻常大湖迥异。后世钱塘诗人汪沆来此,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写下诗句:“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此后保障湖便有瘦西湖之名,也是形象。
临安西湖被称“销金锅儿”,言为花费金银的所在。眼下的保障湖还无此繁华,但两岸桃柳相间,景致已现不俗。
保障湖畔多此两树,据说乃是隋炀帝杨广下扬州,翰林学士建言在大运河两岸种植柳树,既可遮荫,也可护堤。隋炀帝采纳所议,还亲手栽了一棵柳树,赐姓为“杨”,自此柳树又有“杨柳”之名。
虽值战乱,保障湖上,仍时可见游船画舫,有人寻欢作乐。大小船往来,络绎不绝。
萧平安站立船头,也觉目不暇接。他形容潦草,身材高大,昂首挺胸站在船头,却也引得路过的船只上人惊讶。有人对他指指点点,窃窃私语。他视若无睹,乱发之下,一双眼漂漂浮浮,没个定处,谁也不知他想些什么。
封于修三人也在船头,封万里如萧平安一般看景,封于修与倪虹裳两人站个并肩,正小声说话。
船推碧波,穿桥过湾。前面东南向,枯树堆雪之间,忽然闪过一道城墙。随即船儿一拐,却是向西驶入一条岔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