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虞子墨道:“此地春秋乃是宋国属地,此地往西一百六十里,亳州之北,便是柘县(今河南柘城县)。赫赫有名的泓水之战便发生于此。”
沈放口中不停,塞的鼓鼓囊囊,道:“愿闻其详。”
虞子墨道:“宋襄公不顾国力微弱,偏要与楚国争雄。为表诚意,轻车简从会盟诸侯,结果被楚成王抓走。放归后气恼不已,联合卫、许、滕三国攻打附楚的郑国。楚成王为救郑率军攻宋,双方会于泓水。宋军沿河列阵,占据优势。楚军渡河,公孙固等人两次谏言,要宋襄公半渡而击。宋襄公不听,非要等楚军列阵。小友可知为何?”
沈放一张饼已经吃完,又从怀中掏出一张,道:“想是宋襄公觉得楚人不堪一击。”
虞子墨道:“或也有此意在内。春秋讲究礼义之兵,成列而鼓。商周以来,打仗的规矩都是,双方要排好阵列,然后才能击鼓开打。”一手负在身后,眉飞色舞道:“礼义之战,双方战前要下战书,双方都同意才能开战。一国有天灾人祸,或者大贵族去世,都不能打。开战必须在边境,列好队列,才能开战。不鼓不成列,不重伤,不禽二毛。小友可知何谓不禽二毛?”
沈放道:“莫非是两根头发的不能抓?”
虞子墨笑道:“所谓不禽二毛是说白头发的不能抓,尊老之意。不重伤,受伤之人不能打,乃是仁义之意。春秋之初,打仗主力乃是战车,两国交锋,国力有大有小,但出动的战车必须数量一致,这些都要事先约定。战争之上,尊卑有序。打仗的乃是‘士’,平民和奴隶只能协助保障,不能动手打架。战场上遇到对方国君,要下车敬礼。晋楚鄢陵之战,晋国大夫郤至,在战场三次遇见楚王,都急忙下车行礼。楚王非常感动,还派使臣带了一张弓去慰问郤至。”
越说越是兴高采烈,道:“今人笑话,五十步笑百步。春秋之时,若是打败,胜者追击,只许追五十步。晋楚邲之战,晋军大败,楚军追击,甚至教晋军战车砍断横木,放倒大旗来跑的更快。晋军佩服的五体投地,说还是你们楚国逃跑的经验丰富啊。”
兴之所至,越发话不能收,又道:“宋国华向之乱,华豹追杀公子城。华豹先射一箭,未中,搭剪欲射第二下。公子城便道,你不让我还手吗,太卑鄙了吧。华豹一想,是这个道理,停手不射,被公子城一箭射死。宋襄公、华豹,今人皆以为愚钝,当时却为人所景仰,皆说仁义。”
沈放连吃三块饼,笑道:“这古人打仗,倒是有趣。”
虞子墨轻叹一声,道:“泓水之战,意义非比寻常。此战之后,礼义之战开始被诸国摒弃,代之以‘奇谋诡诈’。才有一百多年后,孙子公然说‘兵者,诡道也’。于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