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朱之蕃道:“莫说你不明白,欧阳修也不明白。”
萧平安总算知道欧阳修是谁,但全不解朱之蕃之意。
朱之蕃道:“张继写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欧阳修就说,诗人作诗,舍不得好句,就罔顾事实。张继此诗固是佳句,可夜半三更怎么会打钟呢。”
萧平安道:“可方才不是钟响么?”
朱之蕃道:“是啊,后来有个叫彭乘的,路过姑苏。半夜也听到钟声,他以为是无常钟。乃是死了人,在庙中做法事超度。但无常钟多至数百千下,不复有昼夜之拘,也和这钟声不符。于是找和尚来问。原来江南一地,寺庙都有此习俗。夜半都要鸣钟,谓之‘分夜钟’。”
萧平安连连点头,心道我以为这胖子不学无术,谁知也比我有学问。三四里之外,果然见一座寺院,隐于山林之中。虽是不大,但黄墙高耸,琉璃顶庄重,也是古刹风范。
绕到正门,两棵大银杏立于庙前,门匾上正是“禅窟寺”三字。
这禅窟寺始建于西汉武帝年间,原名桃花寺。隋朝时,又改寺名为虎窟寺。至唐初,因高祖李渊祖父名虎,为了避讳改名禅窟寺。
朱之蕃上前拍门,好半天却无人回应。朱之蕃正没好心情,越拍越响,几乎把一个大门拍碎,却始终不见人来应门。
寺庙里的和尚会做晚课,也有人值夜,防火防盗,此乃惯例。而且适才分明还听见有人敲钟。
两人耐着性子又等了片刻,还是不闻动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