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柴霏雪道:“唐朝有个魏万,痴迷李白诗作。自王屋山出发,锲而不舍,跋涉三千里,追寻李白足迹。终在广陵(今江苏扬州)相遇。魏万风尘仆仆,泪流满面,扑倒在地,双手捧上自己花了一年时间写成的四十八韵《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请李白指正。李白深受感动,投桃报李,一气呵成了一百二十韵的《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回赠魏万。中有‘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之句。这便是千里之慕。”
慕小倩掩口笑道:“这魏万怕不是个路盲,否则怎一路追不上。你说的更名之慕,是不是说的司马相如。这人本名长卿,仰慕蔺相如,才把自己名字也改了。”
叶素心也笑道:“倒也有个反过来的。白居易很喜欢李商隐的诗文,时常说,我死之后,来世能做李商隐的儿子也知足了。他死之后,李商隐果然得子,为纪念好友,真的起名‘白老’。可惜此儿智商不高,更无半点诗情。温庭筠笑曰,可惜了白老。”
萧平安听几人说话,引经据典,都是自己没听过的。心道,她们三个,学问真好,我也得多读些书才是。否则跟叶姑娘、沐姑娘她们说话,总要瞧我不起。
宋清廉道:“我也说一个,我朝东坡居士,仰慕者众多。以其名命名之物众多,吃的有‘东坡肉’、‘东坡饼’、‘东坡鱼’,还有‘东坡壶’,‘子瞻帽’等等。”
焦无畏一拍大腿,道:“不错,以后这楼就叫长安居!”
洪难敌笑道:“怕是主人家不肯。”
焦无畏一瞪眼,道:“那还由他?”
洪难敌哈哈大笑,道:“那什么‘烩米之慕’又是什么?”
柴霏雪道:“李白迷谢灵运,杜甫仰慕李白,还有个张籍,痴迷杜甫。熟读杜诗,又将诗集烧掉,以纸灰拌上蜂蜜,每天吃上三勺。自言以此可得杜诗真意,一日千里。此乃是灰蜜之慕。”
洪难敌笑道:“幸亏燕大哥不会写诗。这纸灰拌蜂蜜,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