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阴长生道:“我没有朋友。”声音沙哑低沉,听着便有些怕人。
那老翁再不言语,手中锤凿不停。
沈放一旁看的仔细,那老翁下手也不算快,但每一凿都是恰到好处,绝无重复,身下树桩已经渐渐现出一个人形。那人形浮现的自然之极,倒似有一个人就藏在木中,被他一点一点刨将出来。
木雕之艺源远流长,战国时期技艺已极是高超。隋唐,木雕繁荣,富贵之家,多重金购来摆放。木雕选材,多用黄杨、檀木、榉木、樟木、竹根等,木质需坚硬、细腻,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
老翁面前便是一棵黄花梨木树桩,已经去皮干燥。这木料极是细密坚硬,但在老翁手下,直如豆腐一般。沈放看的清楚,老者每一凿都是不厚,下手自然顺畅,切下的木屑一片一片,厚薄竟是一般无二。沈放心中惊异,这老翁并不似身怀武功,纯是熟能生巧,手上功夫倒也罢了,但这塑形于心的本事可着实了得。
木雕选材处理后,第一步便是定型。这一步关系成品好坏,最是马虎不得。常人雕刻,都是边刻边看,甚至还要预先画出线条轮廓,雕刻之时,屡屡停下远观近观,唯恐坏了木料。这老翁却是胸有成竹,不假思索,甚至眼神都不在锤凿之上。
他手中所拿,看似一把凿子,其实前端乃是铲形,此物实际就叫打胚刀。相比细节处理的圆弧刀,此刀更为厚实,锋利不足,但韧性较强。锤子也与寻常不同,称作“打把”,模样更似短斧,敲击之时,不能用头部,而是要用宽面去拍击胚刀末端,。
大件定型之时,因要去除的部分较多,才会用到打胚刀,但关键之处,大多匠人不敢大意,仍是要换修光的深、中、浅圆弧刀来刻,视器形不同,还需要用到锯子、锉、斧等物。这老翁却全凭一柄打把,一把打胚刀,下手如行云流水,绝不拖泥带水。
沈放只觉老翁手中自有一股天然灵动之气,说不出的流畅自然,赏心悦目,叫他也是沉浸其中。
柴霏雪也是看的出神,她今日仍是一身白衣,在这古朴院外一站,当真是飘然若仙,偶有路过的村汉见了,直移不开目光,险些撞到墙上。宋源宝却已有些耐不住性子,左顾右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