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魏伯言道:“眼下如此沉稳的年轻人可是不多见了。”
青衣老者默然片刻,缓缓道:“少年人就该个性张扬,此子正渐渐失了锐气。”
沈放回了难民营,林怀玉见他回来,着急问:“如何?可见到那人了,可有着落。”
沈放摇头道:“我也不知,等等再说吧。”
林怀玉只道他是事情没有办成,也不好追问。
沈放见道济不在,问道:“大师哪里去了?”
林怀玉道:“方才净慈寺的几个老和尚来了,说了会话,大师去秦将军帐里,说要写封信。”
沈放道:“我过去看看。”寻到秦广营帐,进到里面,见道济大师正伏案疾书,未见秦广,倒是毛自知站在一旁。
沈放不敢打扰,也立在身后,见道济下笔不停,文不加点,笔走龙蛇,鸾飘凤泊,端地是一笔好字,便是与名家大儒相比,也是毫不逊色。此时一封信已堪堪写完,沈放看了两句,只觉文采斐然,笔下生花,忍不住从头看去,见写的是:
伏以焚修度日,终是凡情;开创补天,方称圣手。虽世事有成必毁,但天道无往不还。痛净慈不幸,净扫三千;悲德辉长辞,忽空四大。遂致菩提树下,法象侵凋;般若声中,宗风冷落。僧归月冷,往往来来,如惊栖之鸟;人出山空,零零落落,如吹断之云。鼓声已失,何以增我佛之辉;衣食渐难,大要出如来之丑。欲再成庄严胜地,须仰仗本色高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