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四章 三方谈不拢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和谈是南方提出的,清室退位也是南方提出的。这还有什么好谈的?”汪精卫很激动,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不过他的激动。立刻遭到了迎头一棒。

        “清室早不接受,晚不接受,偏偏在我北伐军攻占徐州之日接受所谓优待退位?这是个阴谋,是北洋与清室互相勾结的阴谋,是缓兵之计。临时政府必须继续高举北伐之大旗,向山东进军。向直隶进军。以胜利促使清政府尽快退位。”

        跳出来反驳汪精卫的是上海都督陈其美,陈都督可谓孙之死忠,客观的说,历史上也是最坚定的革命者。历史上二次革命失败,别人都有点灰心的时候,只有陈其美还在坚持活动,一直到给杀手做掉。客观的看待这个人物,其实他就是一个孙的坚定支持者,或者说孙的成功,才符合以陈都督为首的一批人的利益最大化。

        会议的结果,最后可以想见。黄、陈为代表的坚定的北伐派占据上风。尤其是在财政困难得到了缓解后,北伐一派更是甚嚣尘上。正值徐州光复,上下欢欣鼓舞之际,小小的和平浪花汪精卫,很快就被雨打风吹去。

        南京开会,武昌也在开会。

        不过比起孙让别人先说话的作风,方剑雄可直接多了。对着一干文武要员,冷笑着一指北方道:“清室要退位了,这是历史的必然。可这也是袁世凯在跟我们讨价还价,许他漫天要价,就不许我们落地还钱了?临时政府正在北伐,徐州之战,检验了我军装备的75山炮面对日制38年式山炮之时的巨大优势。电告王正廷,三方会谈现在结束为时过早,我方的条件必须全部满足。让王正廷警告袁世凯,不答应,我就带兵往北京打。”

        徐州战役是2月11日上午打响的,交战的双方是民军第三师对阵张勋所部六个营头及巡防营,约六千人。第五镇的北洋军,已经先期撤离。原因是统制张永成听说一个营被摸了,看意思是国防军的手法,民军肯定没那个能耐。张永成接到消息,本着小心无大错的原则,下令连夜退兵回徐州。怎么说呢?张永成一直担心,方大帅要为老师报仇。更为重要的是,张永成现在只是署理统制,万一被打伤了,这代理统制没准就坐不下去了。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北伐军主力,还在宿迁呆着呢,到处收集木板搭建浮桥。

        徐州光复,到底是怎么一个故事呢?这个问题,正在徐州城里的冷遹也说不清楚。怎么个意思呢?冷遹没有打徐州的意思,就是想着策应嘛,没事就去捅一下徐州外围好了。

        徐州城防坚固不坚固不说,就冲着张勋两个日制明治38年式75炮营的存在,冷遹也不敢轻易去打徐州的主意。

        发生变故的时间是10一早,退回宿县的冷遹被请到国防军第十二旅指挥部做客。冷遹见着了呼延奥博,通报军情的时候,重点谈了一下日制山炮的事情。这种75山炮,现在还是比较先进的。至少比北洋军装备的75炮要更适合中国的国情。

        手里就一个炮兵连的冷遹,自然不会脑子进水去招惹徐州城防。本来没什么事情,呼延奥博这货多事,随口来一句:“狗屁,小日本造的75山炮也叫炮?我军装备的新式75炮,射程9000,射速15,拆卸轻便,骡马可驼载。”

        冷遹一听这个,就来了精神。不露痕迹的捧了呼延奥博几句,那意思希望见识一下所谓的新式75炮的威力。呼延奥博这家伙也挺无法无天的,当即就答应下来称:“行啊,你不就是要吓唬吓唬徐州么?我派炮兵支援你。最近正好有实弹射击的机会,打哪不是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