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六一章 取之于敌 用之于民 (1 / 8)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张迈的来历是什么,实际上没人知道。就算是和张迈关系最亲密的郭杨鲁郑四姓,最得张迈信任的石拔石坚,也都不知,更别说后来才加入的范质魏仁浦。

        对于张迈所谓“大唐使者”的身份,其实当初郭师道杨定国都是“选择相信”,郭洛杨易和张迈情同兄弟,已经根本不计较他的身份了,对于安西旧部的底层来说他们是真的相信,那么对于后来归顺者呢?

        如河西之曹家、慕容家,其实张迈是否真实大唐使者的后裔对他们来说已不重要,而河西张家更曾想要让张迈“认祖归宗”,在张毅看来这是一个双赢的打算——河西张家可以通过张迈的认祖而攀龙附凤,而张迈认河西张氏为祖也能得到一个传承有序、庞大稳固的宗族,何乐而不为呢?不过彼时张迈不知出于什么缘故,也未作回应。

        而对更后加入的中原士人来说,张迈的来历实在是充满了神秘性。

        “奉旨西行,中途身故,子孙传递,历经一百五十年,而后找到安西四镇流落在西域的旧部……”

        对底层民众来说,他们很喜欢这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但对有理智的儒生来说——这t的就是一个神话!连魏仁浦第一次听到这个传说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想爆粗口了。但是那道圣旨是真的存在,而且如今已成为天策政权最重要的文物之一,由郭汾密密收藏,等闲不得一见。

        范质和魏仁浦是见过的,他们都是有大知识的人,自然可以分辨出唐朝圣旨的真假,但圣旨是真的。不代表张迈的来历,也是真的。

        范质和魏仁浦都曾细细打探过张迈祖上的过往,甚至向张迈本人咨询过,他们打探这些的动机倒是很纯粹,中国没一个传统知识分子都有为史学贡献自己力量的觉悟,范质和魏仁浦都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地位。他们的笔记将来肯定会成为后世修《天策唐史》的重要依据,所以会细加作打听。

        但张迈对这些却不肯多说。

        因为那一切都是谎言!

        当初为了带领安西旧部走出新碎叶城,安西唐军需要那个谎言,但如今时过境迁,这个谎言已经变成天策政权合法性的基石之一,张迈也不会吃饱了没事干自己扒出来推翻,但也不想亲口重复那个谎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