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99章 摊丁入亩和免除人头税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不过,这些地主阶层和欧洲的庄园主是有区别的。因为,马林规定——即使孔泰和张彩这样的高级官员家里的耕地,也必须每年上缴一成的收成作为赋税。

        另外,东番岛的所有拥有土地的百姓,还必须再缴纳一成的收成,作为建设税。什么是建设税呢?就是修建道路和水库等基础设施的费用。至于最初的一成税收,则是用来支付官府的开支,以及军队的花销。而建设税,则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官府也不能擅自挪用。当然,官员和现役士兵的家庭,可以免交建设税,但基本税必须交。

        此外,若是遇到战争,还可以临时加一成的战争税,以补贴巨大的军费开支。但没有战争,是不准征收这项税收的。而且,马林在东番岛法令总纲上明确规定——绝不允许征收超过三成的赋税,哪怕是战争时期。一旦过线,立即法办。同时,严禁官府的衙役敲诈勒索百姓。一旦发现,立即开除。

        ……

        事实上,马林规定的普通百姓要缴纳两成收益作为税收,在这个年代是偏高的。比如大明朝,田税才三十税一,也就是只缴纳三十分之一的粮食作为田赋。看起来,税率很低。而这,也是导致大明朝财政收入偏低的重要原因。

        但实际上,田赋只是大明农户负担的税种之一。除了田赋,还有人头税,这项税收,直到雍正时期,才真正取消。此外,还有各种徭役摊派。甚至,一些负责收税的税官和衙役会巧立名目擅自加征。然后,这些巧立名目的加征税收,都被贪污了。

        所以,大明朝的百姓,表面上看税收很低,其实被下面的人搞的老百姓负担很重,收获的大半要拿来交税和各种加征和乱摊派。

        但大明朝实行愚蠢的“官员不下乡”制度,县官就特么坐在县城里坐堂。下乡征税,都是些税吏和地方本土实力的乡老里正们。这些人勾结起来,欺压和敲诈百姓,官员们根本不知道。或者,有的干脆同流合污,一起分赃。

        马林显然不会犯这种错误,他直接在东番岛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把税收全部分摊到田地上,并废黜了人头税。同时,他严格规定了三种税收,并公开宣告——除了这三种税收,其他税收都不存在。若是有税吏征收超过这三种税收的赋税,直接来举报……

        ……

        马林这种固定税率的做法,张彩这种老练的官员非常推崇。因为,这个税率表面上看很高,但实际上,农民最多缴纳三成税收,倒是保留了七成以上的大部分收入。以明朝的亩产量,保留七成以上的收成,农民绝对能过好日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