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科学技术就是战斗力 (6 / 8)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以木为床,下置六轮,梯身以一定角度固定装置于底盘上,并在主梯之外增设了一具可以活动的“副梯”,顶端装有一对辘轳。

        登城时,云梯可以沿城墙壁自由地上下移动,不再需人抬肩扛。同时,由于主梯采用了固定式装置,简化了架梯程序,缩短了架梯时间,军队在攻城时,只需将主梯停靠城下,然后再在主梯上架副梯,便可以“枕城而上”,从而减少了敌前架梯的危险和艰难。

        而且由于云梯在登城前不过早的与城缘接触,还可以避免守军的破坏。

        此外,去年从范阳学院毕业的一名学生到盐城武器装备生产基地任职之后,受益于格物学的启发,他将云梯的主梯分为两段,采用了折叠式结构,中间以转轴连接。

        这种形制有点像远东军工兵辎重营装备的折叠式飞桥。

        同时,还在原本副梯基础上,他又设计出了多种形式,使登城接敌行动更加简便迅速。

        为保障推梯人的安全,他还吸取了之前云梯的实践经验,将云梯底部设计为四面有屏蔽的车型,用生牛皮或者薄铁反加固外面,人员在棚内推车接近敌城墙时,可有效地抵御敌矢石的伤害。

        要知道,古代攻城用的梯子种类很多,云梯算是巨大笨重、结构较为复杂的一种。

        而攻城在在这个时代虽然有多种方法,但多是以迅速登城为决胜前提,架梯必须果敢、迅速、乘虚入城。所以常用的有各种轻便简单的飞梯。

        比如,汉代时,汉军攻打郅支城,该城外设一道木城墙,内设土城墙,防守相当严密。攻城兵士先用弓弩仰射,击退城上守兵,用火烧毁木城,持弩弓,操长戟冲入木城,然后迅速接近土城,四面架梯,缘梯登城,很快捣破了内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