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只是谁也料不到,他竟是在这个时候请命,要去推行新政。
此时,只见他继续道:“陛下,若是胥吏尚且可以为官,推行新政,非胥吏不可,那么……臣何妨,就任保定府一县令,臣并非只是想要证明什么,只是想为天下的读书人正名,恳请陛下恩准。”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许多人已经在心里为杨一清喝彩了。
这位杨都御史,可是巡抚之才,想不到,他居然主动请缨。
显然,这是他对陛下启用吏员为官,有着极大的反感了。
杨一清这样的人,乃是人杰,何等的出众,能文能武,有他出马,那些区区县中小吏,还不是手到擒来?
杨公此时肯挺身而出,实是令人钦佩啊。
弘治皇帝却是皱眉道:“杨卿家为左都御史,怎可甘居区区县令?”
杨一清正色道:“欧阳志为侍学学士,尚可以任一地县令,推行新政。方都尉不是口口声声说,既是新政,那么就一切求新,什么都可以尝试吗?那么……臣也可以,臣恳请陛下……恩准!”
无数人倾慕的看向杨一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