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整体的整编工作最少要到夏初才能完成,而这几部人马的战斗力也将或多或少的受到一定影响,最起码在今年之内,战斗力很难恢复到此前的水平。但是能够让徐州军与淮南军进行真正的融合,而不再是此前那种泾渭分明的状况,这一点代价是可以承受的。
除了内部的军政改革之外,河北方面其实还是存在一个隐患。按照此前的判断,石虎在邺城方面接连受挫之后,肯定也会认清一个事实,下一步要集结兵力继续向辽地发动进攻。如此一来,北面就会迎来一个边患上的空窗期。
但河北局势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不知是因为邺城失败将石虎打得太痛,令他无力发动下一次的对外作战,还是这段时期辽地鲜卑表现得过于软弱,总之还有相当一部分羯胡军队在邺城遗址周边巡弋不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沈哲子还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整编,不得不说也是有些冒险的。所以沈牧的军队也并没有同期参加整编,而是放在两个月之后。几路人马次第换防,提防羯胡由青州方面发动进攻。
只要拖到春水浪长,就算石虎察觉到南面的形势变化,没有大规模水军配合的情况下,其人也不敢轻易南窥。
沈哲子在彭城逗留了十几天的时间,亲自坐镇看着李闳所部解散编制,而李闳也是拿出了十足配合的态度,总算无惊无险渡过了这最容易发生暴动的一段时期。至于后续的整合编制,那就是十足繁琐工夫,沈哲子传令毛宝坐镇于此,然后便又匆匆南下,返回了盱眙。
当沈哲子抵达盱眙之后,江东局势已经飞速进行恶化,王导的死讯并老爹伪装遁逃的消息同期传来。
各种信报翻阅一遍后,沈哲子也是忍不住叹息一声,他自然也不会假作伪善讥笑江东各家骚动是自寻烦恼,事实上当整个江北战区初步整合之后,他下一步要做的必然就是南下过江,按照自己的心意组织新的台辅班底,至于目下在台上这些,有一个算一个,只要会对自己整体的北伐布局有所掣肘的苗头,必然都要撤换掉。
所以那些人无论反应怎么激烈,沈哲子都能给予理解,没有人甘心坐以待毙,尤其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在大势趋向如此明显的情况下,肯定要竭尽所能的选择自救。
其实就算各家不动,到了这一步,沈哲子也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只有动起来,他才会有机会施加干涉。以方镇干涉,威凌中枢,这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一个正确的事情,一个处置不当,便有可能引发长久的祸患动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